人性本恶!成都被家暴16次女子遭人“开盒”,连3岁女儿都没放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16:47 2

摘要:小谢向法院递交离婚申请后,就在同一日,她刚刚离开法院,贺忠阳就偷偷尾随小谢至酒店,将其强行拖入酒店施暴。

你知道什么是“开盒”吗?

它并不是什么新潮的网络热词,而是施暴者的一场盛大狂欢,是无可辩驳的一项犯罪行为。

2024年,有这样一件令人发指的案件引起全网关注。

四川成都一女子小谢在两年内被丈夫贺忠阳家暴了16次,导致多处内脏受伤。

小谢向法院递交离婚申请后,就在同一日,她刚刚离开法院,贺忠阳就偷偷尾随小谢至酒店,将其强行拖入酒店施暴。

这次的故意伤害行为导致小谢出现头部挫伤、脑震荡、三处肋骨骨折、十二指肠断裂、小肠梗阻、肾功能萎缩等等,需要终生挂着粪袋生活。

家庭暴力给小谢带来了影响一生无法磨灭的伤害,罪魁祸首也获判了11年有期徒刑,得到了其应有的惩罚。

可是这件事还远远没有结束,3月19日,小谢发视频称自己遇到了“开盒”。

自从今年1月份她直播带货开始,关于她的网络暴力几乎就没有停止过。

“开盒”指的是通过非法手段窃取他人的隐私信息并将其公开发表至互联网上,是一种极其恶劣的侵权行为犯罪手段。

不仅小谢本身受害,自己的户口本、身份证照片被放在了网上传播,她未成年女儿的照片也被挂在了网上被人评头论足。

对此,有网友发出感慨:“人性本恶。”

小谢称,自己从来没想到开盒这样小众的词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过她会再一次拿起法律武器,坚决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

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裸露时代。

近些年,网上有关开盒的事件屡见不鲜,而最近一次也是最能体现如今的“信息裸露”现象的,则是“百度高管13岁女儿开盒孕妇”事件。

3月12日,某明星参加巴黎时装周,营销号发布宣传稿件称“当天往返、魔鬼行程”。

受害者在营销号评论区留言,认为明星是坐飞机又不是开飞机,头等舱那么舒服根本称不上魔鬼行程。

就这样一条对明星本人毫无抹黑诋毁,只是简单地反对营销号的营销内容的博文,迅速被该明星的粉丝发现,开始对受害者实施网络暴力。

在发现受害者是孕妇时,开始对她的孩子极尽诅咒和谩骂。

最后由百度副总裁的千金手指轻轻一动,为该孕妇“开盒”,将其真实地址发布在了网上。

这件事堪称是粉丝群体极具负面意义的教科书级别案例,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能对一个陌生人产生如此之大的恶意?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

一群人聚合在一起,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此时将不再是多个个体的简单累加,而是会表现出完全异于平时的特征,这样的群体被称为“乌合之众”。

在心理学中,这样的概念叫做“群体极化”,即携带情绪的群体讨论某一件事后形成的态度,相较于讨论前则会更加极端化。

就像是每人携带一瓶火油,轮流浇在火堆上,很快火焰便冲天而起,膨胀数倍难以平息。

“群体极化”已经活跃于大大小小的圈层和环境,特别是处于互联网之上,没人能够窥探到屏幕之外的脸,因此恶念实施起来也更加的便捷。

1986年,心理学家班杜拉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提出了道德推脱概念

用以解释为什么个体会在做出不道德行为后不会产生应有的内疚和心理痛苦的反应。

道德推脱指的是个体会改变自己的认知倾向,重新用一套主观的观点改写自己的行为;

使之合理化,显得伤害性更小,以此来减少自己的责任感和负罪感。

施暴者会想:“反正没人抓得到我”或是“网暴ta的又不止我一个”亦或是“ta被网暴是自作自受”,以此来美化自己的行为。

但同时,他们从这些事件中获取的虚荣心,远远可以压过事件后果带来的负罪感。

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以一己之力“惩罚”对立面的人,获得群体的认可和鼓励,这样的虚拟虚荣心是他们无法拒绝的。

除此之外,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体会不到控制感,因为他们还处在需要成年人引导和约束的年龄段里。

引导网络暴力并获得成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权力补偿。

多方原因综合作用,造就了这个病态畸形“开盒”群体。

没人愿意体验一觉醒来自己的隐私信息像雪片一样洒满互联网的感觉,也不会有人想要自己的地址被泄露出去,招致不怀好意的人上门窥探。

这个社会本该是和平而又温暖的,“开盒”行为理应遭到坚决的抵制和惩罚!

-The End -

作者-专序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来源:案件前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