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抬头看了一眼问话的李姐,手里继续捏着饺子皮。村里的妇女们今天聚在村委会包饺子,准备明天的村里年夜饭。
“小王,明天就是除夕了,你家是怎么安排的?”
我抬头看了一眼问话的李姐,手里继续捏着饺子皮。村里的妇女们今天聚在村委会包饺子,准备明天的村里年夜饭。
“还能怎么安排,我儿媳妇说今年不回来过年了,说城里有活动。”小王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好像又加深了几分。
我住在小王家隔壁已经十几年,从她儿子结婚那天起,我就知道这日子不会太平顺。小王媳妇林芳是城里人,嫁到我们这个小村庄来,心里肯定是有落差的。这几年,她也就过年时回来住两天,每次来都是满脸不情愿。
“芳芳是嫌我们这边穷,不想来往了。”小王低声说道,手里的面粉撒了一地也没注意。桌上的收音机正放着一首老歌,唱的是什么”团圆”,讽刺。
“哎,现在年轻人不懂事。小王你也别太难过了。”谁接了一句。
小王摇摇头,眼角似乎有些湿润,但她很快用袖子擦了擦。“也不全怪孩子,毕竟城里条件好。我们这连个像样的马桶都没有,她嫌蹲厕所难受,我能理解。”
记得他们家的厕所去年才换成水冲式的,小王偷偷告诉我,是为了让儿媳妇回来住得舒服点。可林芳知道后,却说:“早该换了,那个旱厕臭得我都不敢大喘气。”
村里的广播突然响起来,提醒大家明天年夜饭要准时到场。村支书买了新音响,声音大得吓人,把收音机的歌曲完全盖住了。桌上几个大妈又聊起了各家的年货准备。
我看着小王包出的饺子,形状歪歪扭扭的,知道她心不在焉。
下午回到家,我拿着刚蒸好的花卷去敲小王家的门。她穿着那件红色毛衣开了门,那是她十年前儿子大学毕业时买的,袖口都已经磨得发白了,但每年过年她都会穿。
“给你尝尝,刚出锅的。”我递过热乎乎的花卷。
小王家的客厅里,一台年代久远的电视机上摆着一对石狮子,是她老公以前在石料厂工作时带回来的。左边那只狮子的耳朵已经缺了一角,却被擦得锃亮。茶几上摆着一盆仙人掌,已经七八年了,也不知道怎么还活着。
“小王啊,要不你直接去城里过年算了,去看看孙子。”我嚼着花卷含糊地说。
“去了也不方便,人家小两口住的地方小。”小王搓了搓手,“再说了,儿子工作忙,我去了反而添麻烦。”
茶几下面探出一双黄色的眼睛,是小王养的那只老猫。这猫都快十五岁了,走路都有点颤颤巍巍的,却还惦记着蹭我腿。
“对了,你看这个。”小王突然从橱柜的暗格里拿出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一沓纸。
我看了一眼,是一份房产证和几张存折。
“这是我和老头子这些年的积蓄,还有城里那套房子的产权证。”小王小心翼翼地说,“当初儿子在城里工作,我们就把钱都凑了凑,给他买了套房子,产权证上写的是他和林芳两个人的名字。”
我吃惊地看着她。小王家并不富裕,她老公在石料厂干了二十多年,退休金不高,她自己只是在村里的小卖部帮忙,几乎没什么收入。
“你们……”
“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我和老头子商量好了,不告诉儿子,直接写他们两口子的名字。”小王说着,目光落在墙上那张已经泛黄的全家福上,“我们老了,总归是要给孩子留点什么的。”
照片上的小王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皱纹,她老公还健在,儿子刚参加工作,林芳还没有出现。
“可是林芳她……”
“我知道她嫌弃我们家穷,看不起我们这个小地方。”小王苦笑一下,“但是她要是知道房子有她的名字,也许会对我们家有点不一样的看法吧?”
窗外有人放起了鞭炮,声音噼里啪啦的,打断了我们的对话。小王的猫受了惊吓,一溜烟钻到了沙发底下。
第二天是除夕,我正在厨房忙活着,听到外面传来汽车喇叭声。透过窗户一看,是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停在了小王家门口。
真没想到,林芳和小王的儿子居然回来了!
小王站在院子里,显得手足无措,脸上的笑容却掩饰不住。她穿着那件红毛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院子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妈,我们回来了。”小王的儿子小周从车里钻出来,后面跟着林芳,怀里还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
“哎呀,这是怎么…”小王惊喜地迎上去,伸手就要抱孙子,又缩回手看看自己是不是干净的。
林芳把孩子递给她,脸上的表情有些勉强:“妈,新年快乐。”
“快进屋,外面冷。”小王笑着招呼他们,眼睛一直盯着孙子看。
我从院墙上探出头来打招呼,小周热情地和我问好,林芳则点了点头就进屋了。
晚上村里的年夜饭热闹非凡,小王全家都去了,林芳抱着孩子成了焦点,不少村里人都围着夸孩子长得壮实。林芳脸上的笑容渐渐自然了些,但还是有些局促。
“你们家林芳咋回来了?”李姐凑过来小声问我。
“不知道。”我耸耸肩,扒了一口饭。
正吃着,我看到小王悄悄地塞给林芳一个红色的塑料袋,然后说了几句话。林芳惊讶地看了看袋子,又看看小王,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吃完饭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小王家后面,听到林芳在和小周小声交谈。
“妈真的把房子过户给我们了?”林芳的声音有些震惊。
“我也不知道啊,她从来没跟我说过这事。”小周似乎也很意外。
小王走在前面,背影看起来很安详,怀里抱着熟睡的孙子。
正月初一的早晨,我带着自家做的豆浆去小王家串门。敲了好几下门,林芳才来开。
“阿姨早上好,小王呢?”我问道。
“妈去赶集了,说要买些菜。”林芳接过豆浆,犹豫了一下,还是请我进屋。
小王家的客厅收拾得很干净,连那对石狮子都被擦得发亮。茶几上放着几本育儿杂志,看起来是林芳带来的。
“昨天…我婆婆给了我一些东西。”林芳突然说道,语气有些不自然。
我点点头,不动声色。
“我一直以为他们家什么都没有,所以……”林芳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子,“我以前对他们不太好。”
“小王不在意这些的。”我说,“她就希望你们能多回来看看。”
林芳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您知道吗,这房子是我婆婆一砖一瓦自己盖的。她说这是留给我们的,但我从来没放在心上,觉得一个破村子里的老房子有什么用……”
窗外突然传来小王的声音,她正和邻居聊天,笑声爽朗。那只老猫也不知从哪钻出来,蹭了蹭林芳的腿。
“我本来不想回来的,是我丈夫坚持说孩子要回来看奶奶。”林芳轻声说,“我总觉得这里又脏又穷,连个像样的卫生间都没有。现在才知道,他们是把钱都给了我们……”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小王回来了,手里提着一袋子菜和水果,还有一个塑料袋里装着几包奶粉。
“芳芳,我买了你爱吃的荔枝,城里卖得贵,我们这便宜。”小王笑眯眯地说,把东西放在桌上。
林芳站起来接过袋子,然后突然抱住了小王。
“妈……”她说不出话来。
小王愣了一下,然后拍拍她的背:“傻孩子,哭什么。”
我悄悄起身告辞,给她们留下空间。走到门口时,我听见林芳说:“妈,我和小周商量过了,我们想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在您这附近买套大点的,以后周末带孩子回来住……”
年后,林芳他们回城里去了。小王送他们到村口,目送汽车消失在弯道上,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褪去。
“他们说要在附近买房子呢。”小王回来路上遇到我,高兴地说。
“那房产证的事情,你真的写了林芳的名字?”我忍不住问道。
小王笑了笑:“当然是真的。不过那套房子是我十年前买的,一直空着。其实也不值什么钱,就是个小两居室,在老城区。”
我惊讶地看着她:“你骗他们?”
“也不算骗。”小王摇摇头,“房子确实是我的,产权证上确实有林芳的名字。只是我没说那房子已经二十年了,地段也不太好。”
她从兜里掏出一块水果糖,剥开包装纸慢慢含在嘴里:“我就是想让芳芳知道,我们虽然住在乡下,但也不是一无所有。她一直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穷,我想让她知道,人穷不能志短。”
小王家的老猫跟在我们后面,走着走着突然跑到路边的草丛里扑腾,最后叼出一只老鼠,得意洋洋地走在我们前面,尾巴翘得老高。
“你说她会不会生气,等发现那房子其实不怎么样的时候?”我有些担忧。
小王笑着摇摇头:“不会的。重要的不是房子值多少钱,而是她知道我们心里有她。再说了,林芳不是个坏孩子,她只是被城里那些物质的东西迷住了眼睛。”
走到家门口,小王停下来,看着自家的老房子:“这房子看着破,但住了几十年了,冬暖夏凉。我和老头子说好了,这辈子不会离开这个地方。”
院子里的柿子树已经老得只剩下一个枝丆,却在去年结了满树的果子。小王曾经把那些柿子都摘下来,做成柿饼,寄了一大盒给林芳,但不知道她有没有吃。
又过了几个月,小王来我家串门,喜滋滋地告诉我,林芳怀二胎了,说要生在农村,让孩子从小就接触这边的环境。
“她现在天天打电话问我养胎的事情,还说要学做几道我拿手的菜。”小王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我半信半疑,但看着小王这么高兴,也不忍心泼冷水。
没想到六月份,林芳真的回来了,肚子已经有点显怀。她带着大宝,说要在这边住一段时间。
更让我吃惊的是,林芳变了不少。她不再嫌弃村里的条件,早上还会去菜地里摘些新鲜的蔬菜。有一次我去小王家,看到林芳正在水井边洗菜,小王坐在树荫下逗孙子,笑声不断。
“婆婆给了我产权证后,我和丈夫查了那套房子。”有一天,林芳主动对我说,“确实不值什么钱,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把全部积蓄都给了我们,自己住在这破房子里……”
她的眼睛湿润了:“我以前太势利了,总觉得农村没什么好的,嫌这嫌那。现在才明白,婆婆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却从不抱怨一句。”
小王家的老房子终于要翻新了,是林芳提出来的。她和丈夫筹划着在小王家旁边盖一栋新房子,两家人可以住得近一点。
“你们不是要在县城买房子吗?”我问道。
“县城的房子太贵了,还不如在这里盖个大点的院子,回来住得舒服。”林芳笑着说,“再说了,婆婆喜欢这个地方,我们就留在这里吧。”
小王听到这话,笑得合不拢嘴。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旧盒子,里面装着几张地契:“这是我和你公公以前买的地,正好可以盖房子用。”
林芳惊讶地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张,然后默默地抱住了小王。
我在门外看着这一幕,突然理解了小王的用意。那张产权证不过是一个敲门砖,敲开的是林芳心里的那道墙。财产不重要,房子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的心终于连在了一起。
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起来,播报着今年粮食丰收的消息。小王家的老猫懒洋洋地趴在院子里晒太阳,而林芳的孩子正小心翼翼地摸着它的头。
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充满着意外的转折,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终会化解一切隔阂。正如那张写着林芳名字的房产证,虽然房子本身并不值钱,但却承载着一位母亲最真挚的爱与期望。
有时候,爱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等待着被发现。
来源:橙子聊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