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2025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回升幅度弱于历史同期
2025年3月PMI数据点评
全文共1653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文 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李沫 伍超明
事件:2025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正文
一、制造业PMI小幅回升,受春节时点提前影响回升幅度低于历史同期
3月份制造业PMI 为50.5%,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回升幅度显著低于2015-24年同期2.3个百分点的均值水平(见图1),主要受春节时点提前影响,节后复工复产动能已在2月份集中释放有关。尽管如此,该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印证我国经济延续温和先修复态势。细项指标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供需指标均改善,需求边际回升更多。3月份生产指数和代表需求的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6%和51.8%,较上月分别提高0.1和0.7个百分点,扩张均有所提速,后者回升幅度更多(见图1),显示出国内供强需弱格局有所改善,节后复工复产继续推进、一揽子增量政策进一步落地显效以及国内新动能加快发展是主要支撑。从需求内部看,内需回暖是制造业需求回升的主要支撑,出口“抢出口”效应或继续存在。如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继续回升或源于“抢出口”效应继续存在,但其回升幅度低于整体(见图2),说明内需边际改善更多,是国内总需求回升的主要贡献力量。
(二)技改和新动能支撑作用增强,消费和地产需求延续偏弱。分行业看,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2.3%和52.0%,较上月提高1.4和1.2个百分点,边际回升幅度明显高于整体(见图3),反映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和“两新”政策的支撑作用继续增强。但消费品制造业、高耗能行业PMI分别为50%和49.3%,较上月提高0.1和回落0.5个百分点,前者仅站上荣枯线且回升幅度较小,后者收缩程度有所加剧,反映出消费和地产两大内生动能恢复仍偏慢,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
(三)大中小型企业分化特征未改,中小型企业继续收缩。分企业规模看,3月份大型、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1.2%、49.9%和49.6%,较上月回落1.3、回升0.7和回升3.3个百分点,边际上呈现出“大型企业回落、中小企业回升”的特征,变动方向与上月正好相反(见图4),主要原因在于节后大型企业复工复产节奏更快,而中小企业相对滞后。整体看,本月不同规模企业PMI继续呈现出“大型企业扩张、中小企业收缩”的分化特征,中小企业仍是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政策需继续加力帮扶。
(四)预计3月PPI约增长-2.2%,全年延续负增格局概率偏大。3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8%和47.9%,较上月回落1.0和0.6个百分点,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以及国内地产投资需求偏弱是主要拖累。预计3月份PPI环比或延续负增长(见图5),同比降幅为-2.2%左右,持平上月,全年延续负增格局概率偏大。
二、服务业和建筑业共同支撑非制造业PMI有所回升
3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0.8%,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
(一)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服务业PMI小幅回升。3月服务业PMI指数录得50.3%,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见图6),服务业扩张有所加快。分行业看,生产性服务业提速是主要支撑。如受春节效应消退影响,居民消费相关行业景气度继续回落;受益于国内需求和市场预期有所好转,运输业、电信服务、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景气度有所回升。预计随着促消费、稳楼市、振股市等政策进一步显效,服务业PMI有望延续向好态势,但房地产和居民收入改善均是慢变量,服务业PMI回升幅度不宜高估。
(二)天气转暖和基建项目带动建筑业PMI扩张加快。3月建筑业PMI指数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至53.4%(见图6),天气转暖、各地基建项目加快开工是主要支撑。但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3.5%,较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需求不足或仍是主要拖累。往后看,预计财政前置发力将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建筑业PMI有望稳定运行,但房地产低迷拖累短期难改。
三、总结:3月份制造业PMI扩张小幅提速,但回升幅度弱于历史同期,今年春节时点提前是主要原因。具体看,本月分项指标呈现出“需求回升超过供给、中小型企业回升更多”的向好特征,但这更多源于不同规模企业复工复产节奏的差异,以及“两新”政策和新动能的共同支撑,实际上消费和地产两大内生动能恢复偏弱。同时价格指数回落至收缩区间、服务业和建筑业回升幅度有限,均表明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不稳固。预计随着春节效应进一步消退和“两新”政策效应减弱,4月份制造业PMI或小幅放缓至50%左右。
免 责 声 明|
本微信号引用、摘录或转载来自第三方的文章时,并不表明这些内容代表本人观点,其目的只是供访问者交流与参考。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微信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阅读者的一切商业决策不应将本微信号内容为投资决策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微信号所涉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间接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本微信号涉及的本人所有表述是基于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客观中立地做出,并不含有任何偏见,投资者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对任何基于偏见角度理解本微信号内容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微信号内容(除引用、摘录或转载来自第三方的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表、引用或传播。
本人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