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亿老人 + 76%高龄务农者:大学生村干部怎么重绘乡村振兴蓝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6:03 2

摘要:家人们,现在咱国家的乡村有个挺严峻的情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如今这个数字更是攀升到了3.1亿,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根据相关调研,农村里高达76%的务农者都是高龄老人。在这样的状况下,乡村振兴的担子就变得沉甸甸的。

家人们,现在咱国家的乡村有个挺严峻的情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如今这个数字更是攀升到了3.1亿,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根据相关调研,农村里高达76%的务农者都是高龄老人。在这样的状况下,乡村振兴的担子就变得沉甸甸的。不过,大学生村干部的出现,就像是给乡村发展带来了3.1亿老人 + 76%高龄务农者:大学生村干部怎么重绘乡村振兴蓝图新希望,他们要怎么挑起这重担,重绘乡村振兴的蓝图呢?咱们一起来唠唠。

先说说为啥农村会出现这么多高龄务农者。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往城里跑,为啥呢?因为城里工作机会多,工资也高,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拿我们村来说,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老人守着土地,可他们年纪大了,体力、精力都跟不上,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也用不了。像隔壁张大爷,都70多岁了,还每天在地里忙活,可种出来的粮食产量也就一般般。因为他不懂什么科学种植方法,浇水、施肥全凭老经验,也没有精力去打理那些复杂的农活。据农业农村部的一项调查,高龄务农者由于缺乏科学种植知识,农作物的平均亩产量要比采用科学种植方法的年轻务农者低20%左右,这就导致农村的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土地的产出也有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村干部来了,他们可是带着知识和活力来的。首先,大学生村干部有文化,能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来。比如,他们可以教老人们科学种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个大学生村干部小李,他到村里后,发现村里种的玉米产量一直不高。他就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给村民们讲土壤改良、合理密植这些技术。村民们一开始还半信半疑,可试过之后,玉米产量一下子提高了不少。据统计,在小李的指导下,村里玉米平均亩产量从原来的800斤提升到了1000斤,增长了25%。老人们尝到了甜头,对小李那是心服口服。

大学生村干部还能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前,农村的农产品都是靠贩子上门收,价格被压得很低,有时候还卖不出去。现在不一样了,大学生村干部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这些方式,把村里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小王是个大学生村干部,他看到村里的苹果又大又甜,就是卖不上好价钱。于是,他就自己开了直播,在网上介绍村里的苹果。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在他的努力下,村里苹果的销售额从原来每年的50万元增长到了150万元,增长了2倍,村民们高兴坏了,收入也大大增加。

除了农业生产,大学生村干部在乡村文化建设和养老服务方面也能发挥大作用。农村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大学生村干部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像组织文艺演出、读书活动、体育比赛等等,让村子热闹起来,也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在养老方面,他们可以关注老人的生活需求,协调资源,建立一些养老互助组织,让高龄老人也能安享晚年。比如在某村,大学生村干部小张组织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每天都有老人来这里聊天、下棋、看电影,丰富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据统计,自活动中心建立后,村里老人的幸福感指数提升了30%。

但是,大学生村干部要做好这些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可能会遇到资金短缺、村民不理解不配合这些问题。比如引进新的农业设备需要钱,组织文化活动也需要经费,这些钱从哪儿来呢?还有,一些村民思想比较保守,对新事物接受慢,不愿意尝试新的种植方法或者销售模式。这就需要大学生村干部有耐心,多和村民沟通,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3.1亿老人和76%高龄务农者的现状,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挑战,但大学生村干部也带来了机遇。只要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就一定能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重绘出美丽的乡村振兴蓝图,让农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让老人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来源:乡下乡里乡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