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焦“三新”领域群体,靶向发力,用心用情,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三新”领域妇女筑就幸福港湾。近期,厦门市海沧区妇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全国妇联《娘家人暖“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聚焦“三新”领域群体,靶向发力,用心用情,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三新”领域妇女筑就幸福港湾。近期,厦门市海沧区妇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全国妇联《娘家人暖“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要求,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妇联“娘家人”的温暖及时送到“三新”领域妇女群众身边。
党建领“新” 织密“她”网络
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原则,围绕行业发展建妇联,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建妇联,围绕社会工作建妇联,“三步走”推动妇联组织触角有限延伸。
一是锚定重点领域先行突破
聚焦海沧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率先成立海沧区生物医药行业妇联;同时以产业龙头企业为主导,成立万泰沧海妇联,通过典范带动逐步覆盖产业集群,截至2025年3月,海沧区已成立蓝湾科技等5家生物医药企业妇联组织。
二是紧扣新兴领域创新探索
针对具有新、活、散、多特点的电商直播、托育等新兴行业,坚持因地制宜、一家一策灵活打造,在已入驻百余家电商企业的云创直播小镇、“HUI园”楼宇相继成立妇联,在艾尼托育等小微企业以“妇女微家”灵活覆盖,多措并举解决新就业群体分散化问题。
三是深化社会组织融合共建
立足对台区位优势,全市首创涉台社会组织妇联组织——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妇委会;聚焦社会组织、社工群体,成立海沧区社会组织妇联,在推动行业联盟开拓、两岸融合发展发挥“半边天”作用。
凝“新”聚魂 发挥“她”合力
坚持引领“三新”领域与妇联组织有机结合,工作全面融合,把“三新”领域妇女从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聚力推动海沧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产教融合谋发展
推动海沧区生物医药行业妇联和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签订校企共建协议,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校企联动为产业发展培育未来力量。
二是建公益品牌显担当
联合万泰沧海妇联创建“馨守护”公益项目,2024年以来累计为海沧适龄妇女及厦门对口支援地区吉木萨尔县捐赠宫颈癌疫苗4500支,持续开展疾病科普、科学教育和研学、“顶梁柱母亲”帮扶等公益行动,生动践行社会责任。
三是引客下乡村助振兴
3次组织“三新”组织妇联代表走访调研乡村主题路线、美丽庭院,既引领更多女性加入乡村巾帼追梦人队伍,勇担使命、深耕乡土,也集思广益为发展庭院经济等建言献策,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巾帼力量。
赋能强“新” 绽放“她”风采
坚持打造思想引领、技能提升、榜样示范的组合拳聚能蓄势,深度激活“三新”领域的巾帼力量。
一是强雁领航增强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节点优势,创新开展多元化巾帼宣讲活动,组织3位生物医药行业女企业家圆桌对话,以新质生产力浪潮中的抉择与机遇为主题,传递时代强音;邀请全国三八红旗手陈鸣宇走进村居,分享自己家政领域创业故事,鼓励见贤思齐;在中国妇女网、中国妇女报、人民网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36篇,提升宣传质效。
二是技能培训拔高综合实力
开展“她力量”海沧区妇联执委履职提升活动,举办AI应用提升职场效率、手机摄影等技能培训及团建赋能活动8场,为“三新”组织妇联代表注入发展新动能。
三是致敬榜样凝聚科研能力
在海沧新地标金沙书院举办为期一周的生物医药行业女科技工作者风采志,以60余帧影像采录12家企业数十位女科技工作者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从研发台到管理岗的身影与梦想感言,鼓舞更多巾帼力量投身科技、勇攀高峰。
以心暖“新” 助力“她”成长
坚持关注“三新”领域妇女群体所需所盼,所思所想提供针对性服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服务体系,做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一是打造暖“新”驿站
选取海沧港区的卡车司机群体聚集地锦里村作为试点设立“暖新驿站”,为卡车司机家庭群体保障应急药品、女性用品等暖心物资,也提供政策咨询、家庭教育、儿童关爱等贴心服务。
二是举办专场活动
在锦里村开展“海沧有爱•春风暖新”海沧区妇联娘家人暖“新”行动暨春风送岗促就业活动,召集10家企业及单位提供多个灵活就业岗位及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政策咨询等服务,更开设花艺体验活动,满足职业发展及自我提升多重需求。
三是常态跟踪关怀
“两节”积极走访慰问坚守一线女性及“顶梁柱母亲”等困难女性,持续关心指导各“三新”妇联组织开展非遗体验、亲子阅读等活动,提升“三新”女性群体的职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未来,海沧区妇联将持续发力,立足本地实际,紧扣发展大局,聚焦急难愁盼,聚合社会力量,探索将暖“新”行动打造成常态化制度化特色化品牌。
海峡导报记者 陈素婷 通讯员 刘韫璐
来源:海峡导报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