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就业启航——2025年天津市春风行动综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5:54 2

摘要:招聘活动“不打烊”,暖心服务不停歇。就业“春风”吹遍津沽大地,温暖了万千劳动者的就业路,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一幅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招聘活动“不打烊”,暖心服务不停歇。就业“春风”吹遍津沽大地,温暖了万千劳动者的就业路,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一幅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从1月中旬至3月中旬,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天津市人社局等九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强化返岗保障措施,组织招聘用工,集中提供暖心贴心服务。

奋楫笃行争旦暮,扬鞭策马趁春韶。活动期间,天津市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58场,提供就业岗位34万个;进入1500家企业“访需求”,走访5000名劳动者“访民情”;组织包车(专列车厢)33辆,为109家重点缺工企业解决用工2911人;通过包饺子、送年夜饭等形式向8.47万名外卖骑手、留津农民工进行节日慰问。富有温度的就业服务,为劳动者传递了幸福,孕育了希望,为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为天津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

多元招聘齐发力

搭建就业“连心桥”

1月24日上午,天津市人社局等九部门在津南区联合举办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现场设置招聘区、创业资源对接区、劳务品牌推介区、政策宣传区,100家企业提供近2000个岗位,1500多名劳动者参加活动。通过送岗位、送资源,传递奋进力量,掀起了春风行动新的高潮。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风行动保障更足、服务更全、机制更优、资源更活。滨海新区统筹各功能区、街镇招聘安排,将招聘计划按照区域制成“一图看懂”,向广大劳动者和用工单位集中宣传;南开区提前谋划活动安排,多部门联合印发春风行动实施方案;北辰区开展人社干部“访企问需”活动,及时掌握企业稳岗和用工需求;静海区依托区位优势与河北省相邻市县共同谋划招聘活动……各级人社部门积极作为,精心准备,确保就业工作“强劲”起势。

构建线下就业服务矩阵。西青区组织人社工作骨干深入街镇开展“乐业西青游古镇·就业服务闹元宵”“乐业西青赶大集”等系列特色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宝坻区广泛开展进园区、赶大集、进村居、女性专场等多种形式招聘活动,将就业岗位送到群众身边。蓟州区与平谷等9地人社部门举办了京津冀大型招聘会,200余家企业提供了5000个优质岗位。宁河区举办女性专场招聘活动,助力女性就业创业。河东区首家商圈就业驿站启动运营,充分利用附近商圈的资源优势和集聚效应,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畅通云端就业服务网络。津南区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共同举办“2025年春暖津城·就业同行”大型融媒体促就业活动,促进春节后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在津稳岗复工。武清区开展“入企探岗”活动,通过直播间镜头让求职者深入了解企业食宿、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详情,从而找到符合自身的岗位。静海区通过“静海融媒”微信、抖音视频号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和平区依托区人社局公众号,发布《致和平区用工企业的一封信》,推出8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举措。

各区积极行动、精彩纷呈,从城市到农村,一场场活动,一声声点赞,倾诉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感激,彰显出春风行动的良好成效。

结对共建强协作

劳务输转稳供需

一边是企业加速复工复产,一边是劳动者外出应聘忙。春节过后,“供需两旺”的就业市场便火热开启。各区提前打响招工战,纷纷组织跨区劳务协作活动,赴甘肃、河北等地开展联合招聘、组团招工,走出多条跨区域精品招工路线,下好用工“先手棋”,让劳动者有岗可寻、有业可就。

春节后,2025年东西部劳务协作“津彩行”——走进庆阳活动成功举办,天津市人社局、甘肃省人社厅、庆阳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与企业、劳务品牌代表等齐聚庆阳,共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局面,共绘津甘省际劳务协作新蓝图。

北辰区组织73家企业赴河北省、甘肃省劳务输出集中地区,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512人;静海区分别赴甘肃省镇原县、河北省沧州市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49家优质企业提供1642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352人。东丽区组织20家重点企业赴甘肃省、河北省举办专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400人;河西区与甘肃庄浪地区联合开展招聘会,102家企业提供1.2万多个岗位,活动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0多人。宝坻区与兰州市人社局、永登县政府、武山县政府精准对接、紧密合作,精心筛选8家优质用工企业赴现场参加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800余人。

春风送温暖,畅通出行路。春风行动中,中西部省份集中开展农民工返岗务工情况摸排,密集发出返岗包车、专列、包机,帮助劳动者“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帮助企业早开工。

河东区在甘肃省宁县高铁站举行2025年“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集中输转发车仪式,组织专车(专列车厢)专列5辆,输转劳动力831人。红桥区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服务,通过包车向天津、河北、江苏等地集中输送返岗务工人员188人,确保务工人员安全顺利踏上返岗之旅。武清区护送66名河北籍求职者乘坐“就业直通车”从“家门口”直达“厂门口”。

各区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为群众搭建起就业的“快车道”,也温暖了市场主体,更凝聚前行合力。劳动者、企业普遍反映招聘信息随处可见、政府补贴政策给力、服务保障有力。

暖心服务递温情

精准施策惠民生

为更好地服务求职者,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在春风行动中,天津市推出多项暖心举措,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春节前夕,天津市人社局、公安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委、农业农村委、文旅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联合举办“津心协力”为农民工集中送服务活动,汇聚部门合力为农民工送岗位、提供培训机会、免费体检、发放宣传慰问品,既服务好流动的务工人员,也温暖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的务工者。

滨海新区多部门联合摸排留津过年农民工较多的企业,慰问基层单位约28家,职工2912人,为广大职工送去牛奶、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北辰区为420名货车司机发放慰问资金,为140名“两司两员”群体发放羽绒服,为环卫工人和农民工群体写福字、送春联,派发元宵云吞等慰问品。河北区向20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放了慰问大礼包,鼓励他们在新的一年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天津发展贡献力量。

权益护航托底全域通。开展欠薪重点问题线索核查处置工作,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切实维护外来务工农民工合法权益。蓟州区共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4起,涉及500余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2200万元。河西区通过立案和非立案方式共为182人追回工资417万余。南开区“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14件,维权金额5.2万元。

春风送暖,就业先行。春风行动以精准对接破信息壁垒,以政策集成强保障支撑,以跨域协作促资源融通,既解劳动者“求职难”之困,又纾企业“用工荒”之急,让百姓精准就业,让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供稿:市人社局就业处

审核:柴生培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