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刚看完这个访谈,准备对这个公司更多下单 | 企业家系列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3:29 1

摘要:昨日,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投资人段永平在雪球上公开表示,看了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一期访谈节目,决定再对英伟达”多下点单“。

昨日,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投资人段永平在雪球上公开表示,看了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一期访谈节目,决定再对英伟达”多下点单“。

此前的今年2月末,段永平公开表示,虽然对于英伟达的护城河没有完全看懂,但他对英伟达很有兴趣,打算通过卖出英伟达的卖空期权(收取保证金,承诺到了行权价即买入),作为看好的实际行动。

对于买入的选择,段永平近日直接表示:“买好公司最重要。当然,no guarantee though(没人能保证绝对赚钱)。投资投的就是概率,在自己能懂的范围内,冒自己冒得起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之后,段永平通过公布交易单截图表示,自己已经通过卖出英伟达的put(看空期权)、买入正股+卖出call(看涨期权)的操作,表达了对英伟达的看好。

有人对段永平同时买入英伟达正股、同时卖出call(看涨期权)做了复杂解释,段永平亲自解释如下:

“你解释的太复杂了。其实很简单:92.5一股买入,如果到期日那天涨到120块就被卖掉了,不然就拿着。卖掉的结果是赚了27.5/股,29.7%/年。”

他还特意解释:“我没啥不满意的。这里最关键的是92.5这个价格是否够便宜,这个完全取决于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生意的理解。我个人觉得NVDA(英伟达)这家公司其实很厉害,这个价钱我敢拿着,但29.7%的年回报率我也接受。我对投资的期待值大概12-15%我就可以满意了,29.7%的年回报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再之后,有网友根据段永平不懂不买和92.5美元/股买入英伟达正股的截屏,问询段永平,这是否意味着,他已经看懂了英伟达的护城河。

段永平回复说道:“不能说完全看懂了,但确实觉得英伟达的护城河有点厉害。看着这肯定是个不错的公司啊,买点大概率也是会赚钱的。”

昨日,段永平再次公开表示,看完黄仁勋的访谈节目,准备继续下单。

这是否意味着通过节目,他对于英伟达护城河有了更多的理解?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期节目的具体内容。

2008年,黄仁勋以全球最大显卡芯片公司创始人的身份参加国内东方卫视《波士堂》节目,主持人是袁鸣。

节目现场还包括三位观察员:点击科技酋长王志东、某网站创始人吴世雄、史宾沙领导力顾问董事丁海英。

以下是当期节目中黄仁勋的全部对话内容:

主持人:今天来到我们节目的这位boss,他一手创办了全球最大的显卡芯片公司——Nvidia(英伟达)。

这家公司的老板在2001年、他不到40岁的时候,就进了《财富》杂志最有钱人的排行榜,1999年,他创办的这家公司(英伟达)在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他的财政收入突破40亿美元。

他白手起家,不但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科学家,更是一个新产业的缔造者,他是独立显卡行业的教父,也是撼动英特尔和微软的华人英雄,非常了不起!

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他的介绍(镜头切换到人物介绍,附在文后可查看)。

主持人:这样一位IT界的英雄,今天我们有机会这么近地跟他交流。我很好奇,他是讲中文还是讲英文,来我们一起欢迎英伟达的联合创始人、总裁、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先生。

黄仁勋:谢谢。我们大家讲话,讲一半英文一半中文,好吗?

主持人:可以,没问题。

黄仁勋:我5岁离开台湾,我们去泰国,在泰国差不多四、五年,我差不多9岁、10岁的时候,我们就去了美国,(那是)1973。

主持人:我听说是跟哥哥一块去,哥哥才比你大一岁,父母就把他们俩直接送上飞机了,这么小的小孩子要跨洋飞行。

黄仁勋:那个时候真的没有办法,因为泰国那个时候(政局)不太稳定。

主持人:你确定是(当时泰国)政局不稳,而不是爸爸妈妈觉得你们小哥俩太头痛了。

黄仁勋:可能兼而有之吧。

主持人:你跟我们说说看,两个男孩子有多难管?你小时候有多夸张?

黄仁勋:我是一个好学生,但是我也喜欢恶作剧(mischievous)。我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我在泰国的时候,那是一个晚上,我当时发现了一种打火机里面的液体,然后我去游泳池那边,把汽油倒在游泳池里面,把它点着了。

主持人:还好吧,游泳池点着了。

嘉宾:好漂亮啊。

黄仁勋:对。然后我跳进去,从上面看下去很漂亮,从下面看上来,哎呀 ,难以置信(unbelievable)。至今,我还记得那个漂亮的景象。

王志东:我想问一下,你点火是几岁的时候?

黄仁勋:我想差不多8岁。

主持人:我们要打一行字叫,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黄仁勋(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主持人:小孩子是很刺激、很过瘾,对不对?父母是不是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黄仁勋:不,我觉得我父母不会特别担心,他们总是跟我们说,要做好人,要诚实,要小心,就这些。我父母也看过那张照片,我妈妈特别自豪,她说,跳得真棒。

主持人:我现在知道,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在他背后一定有了不起的父母。就是因为她很相信,她知道这个孩子一定会很勇敢,就很放心地把你送到美国去。而且我听说,你在美国,去的还不是一般的学校。

黄仁勋:这个学校是在肯塔基州,是这个镇唯一的学校。当我们出现在那,我们发现这个学校,一半算是私立学校,一半算是感化学校,

主持人:什么叫感化学校?

嘉宾解释:为表现不好的小朋友设计的学校。

黄仁勋:不是那个问题。

主持人:是因为没有别的学校可以去?

黄仁勋:对啦,肯塔基没有看过一个中国人哪,我刚刚到的时候,他们大家以为我知道功夫。

主持人:哈哈哈,以为每个中国人都是高手。

黄仁勋: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功夫。

主持人:你这个学校其他的同学都是什么样子,都是身上有纹身的?

黄仁勋:我的同室,我10岁,我的同室17岁。

主持人:跟你一样读小学三年级?

黄仁勋:他不会读书。

主持人:他连小学三年级还没读?

黄仁勋:我教他读书的,我们两个刚到的时候,晚上we change our clothes。我们换衣服的时候,他看到身上有7个伤疤,是打架弄来的。

主持人:天哪。

黄仁勋:他是最吓人的学生,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给了我很多的保护,他也没有必要害我。

他知道,我是学校里年纪比较小的,我也是学习最好的学生,我可以教所有其他人功课,我慢慢开始教他该怎么样读书,然后他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所以,之后就没有人,完全没有人敢欺负我了。

深情回忆父母往事

丁海英:我觉得你在去之前,你父母做的事情,使得你之后离开了他们,而且在9岁的时候,能够继续一直反省他们的话,然后控制自己good person(做个好人)。

黄仁勋:是的,做一个好人。我觉得尽管是远离父母,但是他们仍然是深爱着我的,所以,我觉得非常安全。

我的父母他们用磁带录音,每个月会录了四盘磁带,告诉我们他们发生的一些事情,然后再把这些磁带送到肯塔基给我,我每一次都很感动。

然后,我也录了磁带带回给他们,告诉我父母,我做了什么,我们晚餐吃了什么东西,我吃的那个汉堡很大,大得像个篮球似的,我想我们的故事都录下来。再寄给我的父母。

让我很伤心的是,两年后,磁带都没有了。如果那时能把磁带保留下来就好了。如果今天能再听到那些磁带,我们自己的声音,那就真是太美好了。

主持人:我听了真是好感动啊,其实父母真的完全没有不管他,把两个儿子送到那么远,但是他们的感情联系还是那么紧密,所以Jensen(黄仁勋)没有学坏。

吴世雄:或者他们的寄宿学校跟哈利波特的学校一样,教你不同的东西。

黄仁勋:我们的生活经历(很多),例如在餐厅洗碗碟,擦桌子,摆桌子,还有洗厕所,在学校里。

主持人: 还要在学校里洗厕所?

黄仁勋:对,我负责清洗全学校宿舍的厕所,因为我是学校里面最小的男孩,所以被分配的工作肯定就是最糟的。但是没有问题,我挺过来了。

王志东: 有点像你把一头羊搁到一个狼窝里面,它只要能生存下来,它就是很厉害的,比狼还厉害,而且狼是它的朋友,它回到羊群里面了,所有的羊不敢欺负它。

黄仁勋的生活爱好

主持人:我想起来,这有点不像中国人,这有点像传说中的斯巴达人,孩子一生下下就扔到城墙外面去,如果能活下来就证明是最强的。

我能不能问一下,因为我知道今天你的女儿也在现场,对不对?

黄仁勋:黄敏珊,来!

黄敏珊:大家好。

主持人:他有没有告诉过你,他小时候的故事?

黄敏珊:当然,他讲过很多故事,我和哥哥都很喜欢听他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常讲的是宠物猴子的故事。他在泰国的时候,有一只宠物,是一只猴子。

主持人:他在家里最擅长的是什么?

黄敏珊:他非常擅长烹饪,周末的时候,我们全家会一起做饭,我哥哥不会做饭,他负责吃和洗盘子。最近我爸爸好像特别有创新,总是烧一些新菜。

主持人:所以我们刚才看到的那张照片,就是他在下厨的时候,还是很煞有介事的哈。

我们现在回到他小时候,除了做饭,其实他还有一个很强项的东西,14岁的时候,他已经登上了美国的体育画报,是很有名的一张画报。15岁的时候,黄仁勋先生获得了美国少年乒乓球公开赛的第三名。

黄仁勋:是全球性的。

主持人:哦,是全球性的公开赛,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少年乒乓球比赛。

黄仁勋:我们输给了瑞典队。

主持人:我听说,13岁的时候你去拉斯维加斯打乒乓球。

黄仁勋:哦,这你也知道。那个不是美国公开赛,是美国本土比赛。我第一次去拉斯维加斯,13岁的时候,哇,好大啊,我忘记了乒乓球,因为我看到了拉斯维加斯,所以我比得不好。

主持人: 你13岁还不能去赌博吧。

黄仁勋:可是可以跑来跑去玩哪。

主持人:所以,13岁的时候,你迷失在拉斯维加斯。

黄仁勋:哦,好大好漂亮!很多的奥运会运动员,他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也是震惊于奥林匹克的壮观,就没办法集中精力在他们自己的项目上,所以他们可能比得不好。

吴世雄:在美国,大部分人是打篮球,足球。你挑乒乓球,是不是因为你个子比较小,所以你找到一个蓝海。

黄仁勋:可能是这样子,可是很多东西,生活中很多事,你不是用脑子去想,而是用心去感受。

我特别喜欢打乒乓球,我太喜欢乒乓了,我天天都想打,而且我确实每天都在打。周末的时候,我就在乒乓俱乐部的地板上睡觉,这样我就可以一直就在那打球,

吴世雄:像不像阿甘的故事?

黄仁勋:大家都知道,阿甘的故事,让你的心去决定,然后一心专注,可以说,没有任何人比阿甘更加专注。

丁海英:我还是很好奇,华裔的人在美国成长的时候蛮难融入这个主流的社会,你是怎么样跟周围的朋友相处的?

黄仁勋:我们经常搬家,所以在我们十几岁的时候,我和我哥也经常换学校,所以我的确也没有什么朋友。

而且,我在上学的时候,总是比我的同学小一岁,我跳了一级,所以在我十四岁的时候,女同学们都已经15岁了。她们看你,就觉得像个10岁的小男孩一样。

因此,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女朋友,我太太是我第一个女朋友。

我长大了以后非常害羞,在我的人生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经历,就是我哥哥帮我找了一份很重要的工作,在餐馆里打工,洗盘子,摆桌子,我成了一个侍应生。这终于让我能够跟陌生人比较自如地说话,愿意和别人相处。所以,这确实对我非常有帮助。

主持人:所以改变了你的个性。其实在这之前,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虽然Jensen(黄仁勋的英文名)你没有说,你是一个有一点点孤僻的小孩。你们小时候也一样吗?你小时候也是很孤僻的小孩,所以最后成为技术狂人的吗?

王志东:差不多,都是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往里面去钻。

主持人:你是几岁碰到你太太的?。

黄仁勋:我17岁,她19岁。

主持人:也还蛮早的。

黄仁勋:可是那个时候我不敢给她讲我17岁。

主持人:你们是同学吗?

黄仁勋:当时我们是被分配为做实验的搭档。所以我们其实是没有选择,她当时没有选择,她只能跟我在一个小组里面做试验,那我就想给她留下一点好印象,当然是不能靠我的形象,得靠我做功课的超强能力。

主持人:就跟你小时候对付那个17岁男同学一样?

黄仁勋:是的。你必须用你的能力,我们一起做功课,每个周末我们都一起做功课,我还给她打电话,“你想要做功课吗?”,“我们应该要做功课了”,“现在是时候做功课了”。

主持人: 好经典啊。你这样追了多久?

黄仁勋:大概是过了6个月,我们就开始约会了。我邀请她吃晚餐,然后一块看了电影,

主持人: 你那天怎么会那么有勇气?

黄仁勋:我跟她一块做功课做了6个月。

主持人:好精彩。后来你们就结婚了。

黄仁勋:那是一个圣诞节,我就请她到AMD的圣诞晚会,我那时在AMD工作,AMD有一个非常精彩的圣诞晚会,我就向她求婚了。我确定我有说,你想结婚了吗?然后我们结婚了。

噢,不,没有那么快,我向她求婚。

我那时刚买了一辆红色的丰田车,我好喜欢那辆车,我每天都去洗这辆车,晚会结束后,我们开车回俄勒冈州,我们撞到了冰块,车子噗通噗通(翻车了),后来救护车来了,把我们送到了医院,当时非常严重,我们那天差点死了。

我记得,我们全身都是冰,她告诉我,我在流血,她把她的衣服盖在我的头上,我当时唯一担心的是,汽车怎么样了,因为它是我的第一辆车。

我就问她,车怎么样了?她说,看上去没问题。她还好,她只是手指稍微擦伤了一点,我说,谢天谢地。

第二天,医生帮我治伤之后,我说我要去看我的车,我的车实际上已经被砸成一块烂铁了,车头到车尾都砸扁了。

我跟我太太说,亲爱的,这个根本就不是一辆车了,反正那一次,我们差一点就送命了

主持人: 听说你太太答应你求婚还是有条件的,你不能在30岁(之前)有一家公司的话,她是不会嫁给你的。

黄仁勋:不是的,其实是相反的。我当时是17岁,她说,你以后想做什么?我说30岁的时候,我要做公司的CEO。我想,这肯定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我30岁的时候,2月17日,正是我在英伟达上班的第一天。正好是2月17日。

主持人:我觉得好可惜,因为现场没有看到他们他们这个四目相对、含情脉脉的样子,但有一段你一定要今天给我们看到,就是你的boss秀,因为你说你打乒乓打得很好。

黄仁勋:我已经二十五年没有打过乒乓了,你必须帮帮我。

【镜头中,袁鸣做助手,把眼睛蒙上,给黄仁勋做“守门员”,把篮筐守住。黄仁勋把球打在后面木板上,落入篮筐里。最终,“飞标乒乓”成功完成。】

主持人:黄仁勋先生,现在我们知道你创立英伟达的时候,是和以前两个朋友,创立的那一天是1993年2月17号,是你30岁生日的那一天。

好,先来看一看英伟达的公司总部,和他目前到底在做些什么?来,我们先看一段短片。

【镜头里,美国硅谷的英伟达总部,英伟达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克里斯(Chris Malachowsky)带着摄制组介绍英伟达总部,包括英伟达获得的荣誉、数据中心、公司餐厅。】

主持人: 因为你们三个创始人,对吧?克里斯和普雷艾姆他们俩都是在SUN工作,原来也都是技术人员,英伟达最早只有35个人,对吧?生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福布斯年度公司,这中间肯定像您所说的,经过了很多的挣扎。

比如说,你刚开始在IT的这个战场上,跟你一块“打球”的是谁呢?是windows,是微软,windows95,对不对?它那时候出来,采取的是direct 3D API的标准,但你采用的恰恰是一个被它淘汰的标准。

黄仁勋:那个时候确实非常艰难,我们当时选的技术是错误的,一开始它是对的,但是在windows95推出之后,我们就不对了。

那么。当时的挑战是,我们是最后一个接受这个标准的,你是最后一个,你又是最小的,你怎么赢呢?

当时有200个公司,都是根据winddows95开发产品,我认为这个秘诀就是:你永远都可以制定出一个战略,你只需要有一个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并且很好地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做最后一个,这并不是最糟的。最后一个意味着,你是第一个了解所有其他人战略的人。

吴世雄:这次的失误,你们公司最大的麻烦,你学到什么东西?

黄仁勋:我只要一个关键词:专注。

任何书面上看上去非常好的战略,它都非常复杂,非常值得推敲。它是很难去达成的,也很难去执行。

我学到的是什么呢?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去挑出一项业务,把整个公司都押注在这一项业务上面。

王志东:你本人或者你的搭档,会不会(怀疑),你是不是一个适合的CEO?

黄仁勋:我对所有的创业错误都要负责任,但这些错误并不是我一个人犯的,我不会去指责别人。

我认为,在一个不断成长的公司做CEO,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每过几年就要脱胎换骨一次,然后也不要怕犯错误。

【I think that being CEO in this company that continues to grow, you have to keep saying to yourself, I have to reinvent myself every few years. and You don't mind making mistakes.】

主持人: 到1997年的时候,当时很惊人的,他提出了一个所谓的“黄氏定律”。

我们知道,IT界有“摩尔定律”,说每18个月芯片就换一换,这是英特尔提出来的。对不对?这个时候黄先生挑战的是英特尔,他说好,你们是18个月,没关系,我6个月就要来一次新的升级换代,也就开创了自己的 GPU时代。

这个时候,他的对手不仅有windows,还有英特尔,他挑战的都是巨人。这个时候,你觉得挑战他们,速度是最大的制胜法宝吗?

黄仁勋: 仅仅是个大公司,不见得就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Large doesn't make you special.)

如果你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因为你热爱它,因为这就是你的人生,那你就有可能变得杰出,我认为这个是更为重要的。

丁海英:您提出了6个月更新一下你们的产品,当时您提出来的时候,你是真的相信,这肯定是能够做到的,还是只是当时为了吓唬竞争对手或者是为了卡位?

黄仁勋: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你的问题触及了领导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那时候完全没有能力去登月,甚至那时候还不能够发送火箭,他(肯尼迪)就已经宣言说,(从那时开始)十年内,我们国家要实现登月.

我们也是这样子说,每6个月我们的GPU更新一次,如果说,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宣言,那就意味着我们正传递这一个非凡任务的意义所在,你会惊讶于人类所能做出的创举。

主持人: 为什么你相信6个月那么重要?速度那么重要?

黄仁勋:因为别人做不出来啊,因为那个技术(technology)会改的很快,谁改最快的,一定会赢啊。

肯尼迪把美国人送上了月球,从根本上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的高科技能力,它是非常重要的事件。

我觉得。我们那时候的宣言也是非常大胆的,而且很难做到。但是因为我有这么优秀的员工,使我的宣言成了现实。

主持人:我觉得,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朋友,可能他们不是那么技术型的,他们也需要听懂一下,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英伟达,它做的这个 GPU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它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或者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乐趣?

我想,黄先生还是可以带我们去一下他主办的英伟达视觉盛宴大会,而且这是历史上第一届,我们先来看一看。

【镜头切换到圣何塞的英伟达视觉大会现场。

黄仁勋说,这太精彩了,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很多精彩的东西,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有的计算机做的像机器人,有的做的像机关枪,还有的做的像一辆汽车。

黄仁勋还说,视频游戏并不仅仅是好玩,它更是人们花时间在一起的一种方式,你可以在家里玩游戏,你不需要来到这里,你希望向别人展示你的电脑,正如你向别人展示你的车一样,所以大家会来参加蓝派(联网游戏),是为了花时间和大家待在一起玩。

现场有人评价说,“非常精彩”、“非常好玩”、“令人惊讶的”、“期待下一轮”“他做的这一切,我觉得很酷”

黄仁勋说,在英伟达(视觉大会),你可以看到很多的高科技,看到很多公司,看到很多产品,你可以会见很多玩家,也可以会见很多科学家,还有研究学者。所以一定要来英伟达视觉大会,你会有一个美好时光。】

主持人: 功夫熊猫是用英伟达的产品来做的。

黄仁勋:《功夫熊猫》几乎所有的这种电影,很多车的设计,包括奥运会,你看到游泳池那些国家的旗帜,都是我们的电脑绘图技术做出来的。

主持人:GPU是无处不在了,对不对?现在感觉GPU(注: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 Unit)是不是可以取代CPU(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

黄仁勋:两边都要,以前那个计算机就是用来计算(use for computing)的,今天的计算机是用来感觉(used for feeling)的。

你享受游戏,感觉很漂亮、很棒,这都是一种感觉,GPU就是做这个东西。

王志东:我是担心一点,因为像英特尔或者是微软这种做平台产品的公司,它这个平台往往定义一个标准,同时又经常会形成一种黑洞一样的东西,你怎么去阻止英特尔有一天,它会把GPU这种功能集成到它的CPU或者说它的芯片组里面。

黄仁勋:我们做的是和英特尔不一样的。微软和英特尔它们必须是一种水平的关注,它们所创造的技术必须要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我们不是,我们不是那种入门级图形厂商,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对图形有特殊要求的人群,有成千上万的人喜欢制作电影,喜欢图形制作,他们不满足于基本的入门级的产品,它不是少数人群,而是成千上万的人。

王志东:同样的故事在Netscape(网景公司),它说我聚焦IE(浏览器),但结果最后还是让微软致胜了了。

黄仁勋:对,问题就是这样子,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样子,你那个web browser(浏览器),大家的web browser完全一样,可是图形是不一样的。你的图形是小孩子用来玩游戏,还是那个汽车设计师设计汽车,电影制作者用来制作电影,那是不一样的。

王志东: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因为我也一直看过,比如说包括Netscape,包括其他的一些公司,它最后为什么要失败,因为它的科技已经停滞了,它也制造不出更多的需求。

黄仁勋:说地太对了。

王志东:所以它停在那边,微软也好,英特尔也好,它就可以追上来。

黄仁勋:非常对。

王志东:所以,你真正的战略就是,“黄氏定律”其实给自己订立一个标准,就是说,我6个月翻一番,我跑得永远比它快,它永远追不上我。

黄仁勋:跑快,只有当这条路很长,跑得快才是一个好的策略。【running fast only is a good strategy if the road is long】

我们实际上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那个艺术啊,怎么样做出来是很漂亮的,那个不是笔直的路,每个人心中的美,或者每一年的美都是不同的,所以这条路是非常长的,而且蜿蜒曲折,所以我们会有很多的机会。

吴世雄:AMD现在开始设计一个融合型产品,把GPU跟CPU融合在一起,你的感觉怎么样?

黄仁勋: 你问的问题很好。融合的优势或者说好处,在于两个东西变成了一体,如果能够做到便宜的话,那当然是个优势。但是如果并不便宜,那实际上它就不好。或者说,反而是比单个更差。

例如,一辆车的造型是一个“宝马”,然后里面的装置用的“现代”,那么,它只不过是辆“现代”车而已。所以,融合有些时候是非常危险的,而且融合有时候也不能满足不同的市场,其实不见得它是缝隙市场,缝隙市场就是那种很细分的小市场。

其实,缝隙市场并不见得不好,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今天世界最大的一个缝隙市场,是苹果电脑。当它复兴的时候,现在个人电脑市场已经这么发达,你(苹果)还有什么战略可言?苹果把重点放在一个缝隙市场上,就是有创意的人,看看这个缝隙市场有多大?

所以,关注缝隙市场没什么错,一个成功的汽车公司,它也可能不是丰田,它有可能是法拉利。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要是通用的、基础的、入门级的。

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比AMD更好。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和它们竞争,遵循我们自己的战略,做好自己。

【So why compete against them? Do our strategy,Be ourselves.】

丁海英:听说,最近英特尔也推出了它的产品叫level B,他们也说是聚焦在图形市场,而且要在2009年底或者2010年,本来是建立在~~

黄仁勋插问:你说是几年哪?2010年么?

丁海英:对,2010年。黄仁勋:2010年啊,那么久啊。

王志东:6个月一代,都已经好几代了,那是以后的事了。

黄仁勋:那是几个6个月?

丁海英:他为什么(宣布推出该产品)?对你们来说是一种竞争吗?还是根本就是就是无所谓的?

主持人:对,你害怕吗?

黄仁勋:这是一个是视觉的时代。他们认识到GPU太重要了,他们必须要参与其中.

比如法拉利它不会说,你今天别买我的车,我两年之后会推出一款新车,你不能这样做,我们是做生意的,我们卖我们所拥有的东西.

我们当然也在不断地开发,去开发出未来的更美好的东西,我们一年的研发预算是十亿美金,他们希望追赶上我们,所以现在他们只能赶快发出声音,尽可能多地谈论这件事。

主持人: 你知道三国吗?英特尔是曹操,魏国,因为它地面最大,野心十足,将才也是最多的;AMD有点像刘备,也能够笼络人才,最近就把ATI收归了麾下。您是属于吴国的孙权,孙权是属于术业有专攻,比较稳扎稳打,当然也不是说没有野心,但是他正在看形势的变化。

您同意这样一个划分吗?

黄仁勋:我觉得,你把世界描绘得太小了,在未来二十年,你认为你生活当中,最重要的电脑是什么?我觉得肯定是你的移动电脑,也就是说,你口袋里的电脑。

不是你的服务器,不是台式电脑,也不是笔记本电脑,而是你口袋里的电脑,我们认为,20年之后,那才是最重要的电脑。

但是你刚才提的,没有一个是在做这件事情的,我相信这才是要走向的一个世界,只有把那个世界包含进来,我们才有可能说仅仅是“三国争霸”,它可能是索尼,也可能是苹果,很多很多公司都可能杀进来。

所以说,整个世界是相当复杂的,如果你把这个世界定义窄了的话,你的战略就已经窄了,狭隘的战略肯定不好。

主持人:您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更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我们现在再来谈谈人生的愿景,企业的愿景,你告诉我们,你的愿景是什么?

黄仁勋:我们公司的愿景就是,希望能够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些产品,是其他公司所做不到的,而且这些东西是对人生有意义的,能够使人更加幸福,或者是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够进一步地向前扩展,能够去治疗疾病,或者拯救人的生命。

希望某一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知道英伟达公司,正象是他们知道微软、英特尔一样,认为我们公司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主持人:你(个人)的人生愿景是什么?

黄仁勋:我希望儿女们能够快快长大,将来过上有意义的人生。

当我到了60岁、80岁的时候,我的孩子们还是很爱回家,和我一起玩,希望和我待在一起,觉得我很酷,也很有趣。和我在一起,他们觉得很快乐。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了。

主持人:那时候,你还会做饭给他们吃吗?

黄仁勋:当然,我很愿意为他们做饭的,实际上,做饭是很有创意的一件事,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

主持人:黄先生也有一个完美人生的理想,这个人是谁。

黄仁勋:默罕默德阿里。

主持人:拳王阿里。

黄仁勋:他那时候不想去参加越战,他们(政府)剥夺了他的拳击资格,因为他觉得越南人没有对他做什么坏事,那不是他的战争。

他坚持自己的信仰,他一向充满热情,非常聪明,而且充满人格魅力,他连大学都没有读完,但是他在哈佛大学里做过演讲。

在演讲的最后时刻,有人喊着,“阿里,给我们朗诵一首诗歌吧”,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我,我们,意思就是,我们,我,我们所有人是一体的。”

你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他的这首诗,他就是那一瞬间想出了这首诗,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短的一首诗。

在那场经典比赛中,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可能获胜,结果却成就了世界上最了不起、最好看的一场拳击赛。

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拳王阿里》,它会让你感动到流泪的。

一个美好的故事,一个优秀的男人,他遭遇了种种逆境,他以他的幽默,他的魅力,度过了他的这段艰难的日子,看看他所成就的传奇吧。

附节目中插播的黄仁勋个人介绍:

黄仁勋,英伟达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196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1972年前往美国学习。

1983年,获得俄勒冈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1983年到1985年,任职于AMD,成为微处理器设计师;1985年到1999,任职于LSI Logic,先后从事过工程师、市场营销和综合管理等工作。

1990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1993年与人联合创建英伟达公司,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至今。

1999年,带领英伟达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007年,收入突破40亿美元,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

黄仁勋多次当选《商业周刊》、安永等机构评选的年度CEO;英伟达公司曾经获得美国《连线》杂志评选的年度创新40强公司,斯坦福商学院评选的最具创业精神公司,《财富》杂志评选的最适合工作的100家公司等称号。

附:关于“企业家系列”的一点个人想法

巴菲特说,”我们做投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懂得怎么做生意;而我们的生意做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懂得投资。“

为了更好地理解投资,理解我们基金所投资的企业,小雅想邀读者朋友一起去看看,国内外企业家是怎么考虑自己这门生意的,他们眼中的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经营之道。

我们一起,带着投资人的眼光去看企业,带着企业家的思维去看投资,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投资。

所以,今年小雅会更多分享企业家的思考、观点,距离企业更近一些,用“企业家系列”来呈现。内容求精不在多,希望所有内容都能沉淀出时间的价值。

欢迎朋友们推荐好的企业家资料和内容,也欢迎留言交流看法。

需要声明的是,这里提到的所有公司,都只是企业经营思考,不涉及公司股价,更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评价。

文中提到投资人的行为和逻辑,只是去学习和了解投资家思考决策的过程,不代表任何推荐和建议,投资需要独立思考,请勿盲目跟风。

来源:投资人记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