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第10天,菲律宾透露老杜曾想流亡中国?马科斯的心思,咱得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3 04:21 1

摘要:本以为马科斯联合国际刑事法院这一招能把老杜的政治影响力彻底打下去,可谁能想到,老杜的支持率不但没降,反而一路高涨。

老杜,也就是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都已经第10天了。

本以为马科斯联合国际刑事法院这一招能把老杜的政治影响力彻底打下去,可谁能想到,老杜的支持率不但没降,反而一路高涨。

从数据来看,老杜被捕前支持率就不低,执政期间发起了6.2万次扫毒行动,击毙3000多名毒贩,逮捕8.4万人,130万人主动放下毒品自首,这一连串的数字让他收获了超高的民意基础,支持率从执政初期的33%飙升至91%。

被捕之后,支持他的人更是越来越多。在他被捕短短24小时内,支持者就从200人激增至数千人,抗议浪潮席卷菲律宾南部。

他女儿莎拉的副总统支持率也飙到了54%,比小马科斯高出20个百分点。

而马科斯呢,支持率直接跌到了20%的谷底,这可真是让马科斯万万没想到啊!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马科斯接下来又会使出什么招数呢?

就在大家都关注着老杜被捕事件的发展时,菲律宾媒体突然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说老杜曾想流亡去中国。这消息一出来,就像一颗炸弹在菲律宾政坛炸开了锅。

菲媒GMA News引用所谓可靠人员的消息称,老杜曾向中国申请庇护,但遭到了拒绝。还说菲方希望能在香港抓捕老杜,也被香港警方拒绝了。

可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呢?

老杜的女儿萨拉此前已经证实,老杜未向中方申请过庇护。而且从老杜的一些言行来看,也不像是有流亡的打算。

他在香港参加活动时就说:“如果这真的是我人生的命运,没关系,我会接受的。如果我被捕入狱,我也无计可施。”

在下飞机前,他还喊话道:“你们干脆杀了我,如果要和那些白人结盟,我不会同意。”这么看的话,这菲律宾媒体的消息很可能是假的。

那马科斯当局为什么要让媒体放出这样的假消息呢?

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其实,这则“老杜曾想流亡去中国”的消息,很可能是马科斯当局精心炮制的假消息。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嫁祸老杜,说他极度亲华,损害了菲律宾的主权,从而打击他的支持率。

老杜在位的时候,积极推动中菲关系缓和,在南海问题上也保持着比较理性的态度。他访华期间就公开声明“禁毒是为国家利益”,和中国的合作也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

可马科斯当局却不这么看,他们刻意把南海政策和“叛国”标签绑定,试图把老杜和中国的正常合作说成是出卖菲律宾利益。

比如,马科斯政府联手国际刑事法院以“禁毒战争涉嫌反人类罪”为由逮捕老杜,国际刑事法院指控他禁毒战弄死上万人,可菲律宾2019年就退出了ICC,按规矩这法院根本没管辖权,这明显就是一场政治猎杀。

之后又让媒体炒作“老杜曾计划流亡中国”的传闻,试图转移民众的视线。

还有,在菲律宾国内,马科斯政府操控亲美媒体放大“亲华威胁论”,把中期选举的焦点从国内司法争议转向外交忠诚度问题。

他们这么做,真的能达到打击老杜支持率的目的吗?

老杜的支持者又会如何应对呢?

马科斯本质上是反华亲美的。这从他的一些行为和决策中就能看出来。

首先,在对待国际刑事法院的态度上,他就表现出了亲美的一面。

国际刑事法院曾经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过逮捕令,这些强国领导人毫发无损,偏偏马科斯配合国际刑事法院来对付老杜。

美国在本国毒品问题上采取的零容忍政策,和老杜的禁毒行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方式不同,但美国却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对老杜的指控,马科斯也跟着配合,这明显是在迎合美国。

其次,在外交政策上,马科斯家族自身被曝与美方存在3.3亿美元军事援助的利益勾连。

而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却小动作不断。比如他在竞选活动中批评老杜的禁毒政策“流血过多”,同时在南海问题上也有一些不恰当的举动,试图破坏中菲之间的友好关系。

还有,马科斯政府动用国家机器搞所谓的“红色通缉令”,但在国际上却被群嘲成“马戏团表演”。

而当杜特尔特通过律师放出视频表达自己的态度后,TikTok相关视频播放量破30亿,全球都看到了西方的双标,这让马科斯更加难堪。

他接下来还会在反华亲美这条路上走多远呢?

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他的这些花招呢?

马科斯对老杜的政治清算遭遇了重大挫败。他原本想借国际刑事法院的审判彻底瓦解老杜家族的政治根基,可没想到却引发了菲律宾国内的强烈反弹。

杜特尔特被押送至荷兰海牙后,他的支持者迅速动员起来。

棉兰老岛爆发了30万人规模的抗议活动,民众焚烧象征“司法傀儡化”的旗帜,要求释放这位曾让犯罪率下降72%的“铁腕总统”。

菲律宾最高法院也介入审查逮捕程序的合法性,质疑国际刑事法院对已退出《罗马公约》的菲律宾是否具备管辖权。

这让马科斯的司法围剿计划彻底失败。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马科斯亲姐)主导的听证会直接揭露了政府的矛盾。

司法部长雷穆拉一方面坚称国际刑事法院有权审判个人,另一方面却无法解释马科斯此前“反对国际刑事法院干涉内政”的表态,这暴露出了司法工具化的本质,也让执政联盟内部的矛盾公开化。

面对民意的反弹和家族的内讧,马科斯接下来又会想出什么新的策略呢?

他还能挽回自己的政治颓势吗?

在司法围剿失败后,马科斯政府开始转向舆论战,试图通过抹黑老杜来转移矛盾焦点。

3月中旬,菲媒突然炒作“杜特尔特曾计划流亡中国”的传闻,暗示他“与中国存在秘密交易”“出卖菲律宾利益”。

这一指控刻意利用老杜任内推动中菲关系缓和的背景,将南海政策与“叛国”标签绑定。

尽管老杜早有声明,且马科斯家族自身也有与美方的利益勾连,但政府仍通过操控亲美媒体放大“亲华威胁论”,试图将中期选举焦点从国内司法争议转向外交忠诚度问题。

可这种舆论抹黑真的能奏效吗?

民调显示,杜特尔特家族在青年选民中的支持率因逮捕事件上升3%,莎拉·杜特尔特若参选2028年总统,很可能凭借父亲遭遇的“政治迫害”符号进一步凝聚反建制力量。

马科斯的这最后一搏会不会又以失败告终呢?

马科斯从司法打压到舆论构陷的策略转向,本质上是菲律宾传统家族政治恶性竞争的延续。

他的这些举动虽然短期内可能会转移部分公众的视线,但却进一步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

而且,这还可能加剧南海问题的外部干预风险。而杜特尔特家族展现出的韧性表明,依靠外部势力清除政敌的路径,终将反噬操盘者自身的执政根基。

现在,菲律宾的政治局势越来越复杂,中期选举即将到来,杜特尔特家族和马科斯政府之间的斗争也会更加激烈。

莎拉能否带领杜特尔特家族突围而出?

马科斯又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使出什么新的花招?菲律宾的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野生c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