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春季传染病
预防小妙招
校园预防传染病指南
冬去春来 万物复苏
气温逐渐回升
却也迎来病菌活跃期
此时正是传染病高发时节
愿你我牢记这份春日防护小妙招
共同守护自身的健康
一、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症状
患者通常突发高热,并伴随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干咳、喉咙痛和鼻塞等症状。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
2.勤洗手,避免在未洗手的情况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3.戴口罩,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4.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减少病毒的传播。
二、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肠道病毒,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是全球范围内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症状
感染者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和水样腹泻,可能伴有腹痛和恶心,少数患者会出现低热,儿童多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为主。
预防措施
1.食物要煮熟煮透,特别是一些海鲜水产类食品,不吃隔夜的冷饭、冷菜,以防病原的侵入。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或手被污染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3.加强锻炼,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加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三、水痘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急性传染病。
症状
初期可能出现发热和全身乏力,随后皮肤出现红色斑疹,逐渐发展为水疱并结痂,皮疹分批出现且伴有剧烈瘙痒,抓破后可能留疤。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
2.多吃含维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3.多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麻疹
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高热、全身皮疹和呼吸道症状。
症状
患者通常突发高热,伴随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和畏光等症状,口腔内可能出现“柯氏斑”,随后面部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
预防措施
1.接种麻疹疫苗。
2.少去人流量大、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进行适度的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素质。
五、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影响唾液腺,也可能累及其他器官。
症状
主要症状为单侧或双侧腮腺肿胀(耳垂下方疼痛),可能伴随发热和头痛,青少年男性患者还可能并发睾丸炎或脑膜炎。
预防措施
1.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2.少去人员密集且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3.外出时记得佩戴口罩。
六、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典型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多数症状轻微,但少数可引发重症。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可能伴有低热和食欲减退,少数重症病例可引发脑炎或心肌炎。
预防措施
1.玩具、餐具定期消毒。
2.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3.吃熟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4.勤加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增强体质,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
七、风疹
什么是风疹?
风疹,又称“德国麻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
患者通常出现低热和全身淡红色斑丘疹,耳后或颈部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的症状。
预防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风疹病毒在室内的浓度。
2.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春天的故事不应该被疾病打扰
愿你我共同携手
做好自身防护 守卫自身健康
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个春天
编辑:文雅澜
排版:文雅澜
封面设计:文雅澜
校对:杨佳 孟晴晴
来源:上元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