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七个专场——“向数图强 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场。
(第二十七场)
——“向数图强
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场
实录
(2025年3月31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新闻发言人廖宝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七个专场——“向数图强 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场。
数字经济,这一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的经济形态,正逐步成为海南自贸港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制度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优势,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进一步赋能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当前海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规划,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业晶先生,中共海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黄坚敏先生,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黄鹏女士,海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丹先生,海南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管理处负责人禹变变女士,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黄业晶先生作主发布,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业晶: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对海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五向图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向数图强”方面,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速培育特色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一定成效。
一、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一是专项立法颁布实施。2024年12月,《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颁布施行,明确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等领域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规划体系持续健全。将数字经济纳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出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近年来,省政府先后出台数据要素、数字政府、数字健康、数字贸易等多项行动计划或规划,多方位推动数字经济开放创新。三是核心政策加速落地。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顶层设计,颁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数据中心发展规定》和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设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持续完善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支撑体系。高标准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2025年2月,我省2家外资企业获得工信部颁发的首批试点批复。
二、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一是光网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双千兆网络”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覆盖,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千兆光网和5G通达率分别达到100%和91.7%,岛内3个地级市全部建成“千兆城市”,全省首个重点园区万兆光网试点在陵水完成部署。二是国际设施加速落地。在建成海南文昌一香港国际海缆、海口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基础上,2024年推动三大运营商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并启动建设,这是30年来我国首次增设全业务出入口局;正在加快建设连接香港和东南亚的2条新增国际海缆,国际通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三是算力规模稳步增长。近年来,中国电信海南(海口)国际信息园(一期)、中国移动海南国际数据中心、陵水海底数据中心、海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文昌航天超算中心等一批算力设施建成投用,海南国资运营宣布组建海南算力集团并发起设立算力领域产业基金,初步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化布局。
三、数字产业快速发展。一是营收规模快速增长。以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两个千亿级重点园区为核心,带动全省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化发展。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超400家,实现营收超过2000亿元,营收规模是2022年的1.7倍。二是电子信息制造取得突破。2024年,海南航芯功率模组项目投产并达规纳统,芯原微电子海南研发中心正式运营,锐骏半导体海口综保区封测基地通线,比特大陆高端服务器、华芯邦半导体加工智能制造等一批项目先后落地,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实现初步聚集。三是新兴业态创新发展。数据跨境应用场景持续落地,澄迈上线游戏出海公共服务平台,儋州打造全国首个数字加工贸易区,海口复兴城加速培育数字内容出海,陵水初步形成以影视短剧、游戏动漫为主的数据产业布局。数据要素市场化不断深化,数据产品超市累计上架2500多款产品,交易额突破11亿元。人工智能应用模型研究取得突破,“璇玑玉衡”“方舟智言”大模型通过网信部门备案。
四、数实融合持续赋能。一是制造业数字化稳步推进。开展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评选,培育澳斯卡粮油、海南炼化、葫芦娃等一批省级应用示范,金盘智能、中海石油上榜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海南飞行者科技入选国家实数融合典型案例。二是中小企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发布5个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和13家数字化“小灯塔”企业名录,带动省内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持续推进海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支持400余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2024年全省新增上云企业2959家。三是智能网联生态加速构建。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入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儋州入选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我省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方案,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向数图强,持续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一、持续壮大数字产业生态。2025年,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过2100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等园区为主要载体,指导各市县创建一批专业化、特色化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带动全省数字产业聚集化、高质量发展。加强重点企业本地化、个性化服务,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稳步增长。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充分利用海南特色和优势,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产业数字化、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体系。
二、着力发展特色数字产业。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向创新驱动和应用场景驱动转型升级。叠加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重点培育以半导体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以数字内容出海、来数加工、跨境直播等应用场景驱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逐步打造国际数据产业集群。深化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吸引国际算力企业布局海南,支持人工智能垂类应用和智算服务落地,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及智算产业。
三、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统筹推动5G-A、万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际通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两条国际海缆建成开通,全面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跨境流动场景应用。推进润泽自贸港国际数据产业园、中国联通海口(金盘)国际信息港等算力项目建设,持续完善算力电力一张网部署。
四、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海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推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海口市加快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引导更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在5G+工业互联网、数字工厂、企业上云、生产场景智能化等方向打造一批应用标杆项目。
谢谢大家!
廖宝祺:
感谢黄业晶先生详实全面的介绍。接下来,进入答记者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答记者问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新闻联播记者:
请介绍一下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未来的规划。
中共海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黄坚敏:
感谢您的提问。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区,在推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游戏出海”规模逐步扩大并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来数加工”等应用场景的技术验证顺利成功,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其他数据跨境应用场景正在申请技术验证,在不断创新探索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机制建设方面,成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统筹推进机制,制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工作总体方案》,为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提供了工作机制保障。
二是法制建设方面,研究制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数据中心发展规定》,经海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以立法形式明确国际数据中心制度的法规,为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提供了法制保障。
三是管理创新方面,2025年2月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2024版)》及《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管理办法》,明确了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让企业对标有据、执行有门,做到制度管用、简明易行,为企业开展数据跨境业务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助力企业开拓数字经济新业态。
四是服务保障方面,2025年2月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数据中心跨境数据专用通道申报指南》,我们指导海南省大数据发展中心专门设立了“海南省国际数据综合服务中心”,指导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成立了“海南省数据跨境服务中心”。这两个中心为企业、园区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不断地提升我省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水平。
关于未来数据跨境流动相关规划,我们将立足于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围绕“向数图强”,始终坚持以保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为前提,加快推进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开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境海缆建设,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打造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新动能、开创新局面。
谢谢大家!
东方卫视记者:
作为海南“向数图强”的关键政策之一,《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出台对海南数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黄业晶:
谢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出台,对于促进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明确各方责任和发展重点。立法明确了省、市、县各级政府、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职责,有利于各类政策举措的精准落实。同时,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实际,突出“海南特色、创新突破”,明确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等重点发展方向。
二是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围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集成电路、卫星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根据国家赋予海南的特殊政策,在增值电信业务、软件产业、金融、数据安全等方面,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和优势。
四是完善数字经济发展保障措施。聚焦封关运作、贸易自由便利、安全发展等现实问题,加大数字经济发展保障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在知识产权保护、土地供应、电力接入、能耗指标分配、设施保护、业务出海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谢谢。
中国改革报记者:
请问海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展情况如何?接下来将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黄鹏:
首先,特别感谢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大家对海南数据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去年以来,海南省发改委(数据局)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通过政策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打造等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海口数据标注基地、物流数据开放互联等成为全国领先的创新实践和先行试点,医疗健康、旅游文化、卫星遥感等领域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取得实质成效。2024年12月,海南获批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接下来,我们将以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制度创新、场景示范、项目谋划、产业培育和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在制度创新方面,将建立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开发利用有效机制,推动数据确权、定价和交易规则落地,逐步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在场景示范方面,将梳理凝练一批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开展行业试点示范,支持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行业高质量大模型建设,强化数据赋能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项目谋划方面,将聚焦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数据集等方向,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支持。在产业培育方面,将建立数据企业培育库,研究探索在用数、用云、用能、算力使用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便利和优惠政策,培育一批生态带动和产业引领能力强的数据龙头企业。在国际合作方面,将立足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对接国际规则,探索园区试点合作模式,推动数据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内国际数据双循环交汇点。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和技术挑战,期待政府、企业、技术提供方、行业组织等主体协同起来,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数据力量。
谢谢大家!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环节,我们也了解到,儋州、海口等多个市县都在尝试开展数字加工贸易。请介绍一下海南数字加工贸易的相关情况。
海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丹:
感谢您的提问。数字加工贸易,又称为“来数加工”,是充分考虑我省开放政策基础,提出的符合海南实际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给予海南自贸港一系列政策,支持海南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一个制度高地。比如,数据传输方面,海南(文昌)至香港的海底光缆稳定运营,开通了专用国际通信信道直连海外,海口新增设三大运营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企业跨境传输数据更稳定,速度更快。工信部部署海南自贸港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绿色能源方面,海上风电、核电站等项目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发展迅速,为企业建立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提供了基础条件。跨境资金结算方面,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为企业、机构开展跨境结算、投融资业务提供更大便利。国际人才交流访问方面,59国人员入境免签是海南独有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为了用好海南的各项制度优势发展数字加工贸易,省商务厅去年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加工贸易业态实施方案》,拟在海口、儋州、文昌等地区建立“小而精”的特色数字加工贸易区,开展动漫、工业、地理信息等数据的跨境服务。数字加工贸易区内实施网络围网隔离,通过专用国际通信信道与国际网络直接交互,为境外数据提供收集、存储、加工、交易等增值服务,输出的产品用于境外市场。国内数据符合数据跨境相关规定的,也可以在区域内加工、出境。目前,儋州的数字加工贸易区已经验收通过,信用管理等各项制度建设比较完善,文昌和海口也在积极申报。
国家网信办已经同意海南试点使用专用国际通信信道开展数字加工贸易。全省已进入试点的企业5家、计划开展数字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有70多家。
海南开展数字加工贸易的政策核心就在于“合规”。开放、合规的环境,有利于跨境服务的稳定开展。企业实践中发现,从海南合规出境的数据产品,符合境外相关平台的要求,享受相应的保护,运营稳定。
省商务厅对数字加工贸易区的软硬件建设提供支持,帮助区域内企业开拓境外市场,会同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单位,对区域内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政策辅导,组织数字贸易协会等行业组织,为企业提供各项落地服务。欢迎数字服务企业前来海南展业。
谢谢。
三沙卫视记者:
请问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地情况如何?这一政策将给数字经济带来哪些利好?
海南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管理处负责人禹变变:
谢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致辞时提到,我们将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扩大电信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2024年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四地的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在获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这标志着海南电信业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互联和开放趋势,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通信枢纽的强大决心。既有利于引入更多更加丰富的电信业务服务和产品,也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国内市场和一些企业主体的竞争活力。
此次试点业务适用的范围是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的外资企业,在四个试点地区中,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开放面积最大的。申请试点业务的企业需要符合《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试点工作报告》等文件的相关规定。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海南省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研究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并发布相关申请指引,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辅导、申请材料辅导等便捷服务,逐一破除企业申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为试点企业落地做好充分准备。2025年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海南等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首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我省共有2家企业获批,分别是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一诺(海南)离岸数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扩大数字领域对外开放、探索制度型开放路径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全国深化电信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先行经验。2月28日,海南省通信管理局、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举办“海南自由贸易港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企业批复仪式暨政策解读会”,为省内多家企业详细解读了政策亮点及申请要点。
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其实是帮助更多企业能够在海南开展数字经济,并催生更多“数字+实体”创新服务,这种政策调整也将通过“市场活水效应”带来多重民生红利。从更智能的家居控制到更精准的医疗服务,开放带来的数字变革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技术外溢”带来的生活便利。同时,数字技术跟各行各业的融合,也能够推动像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这些数字技术加速跟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未来,海南省通信管理局将以此次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为契机,会同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相关单位联合发力,重点推动数字贸易、国际数据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吸引国际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助力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为打造海南自贸港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注入新动能。
谢谢。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