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突然然我想起了前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句话“通过文化同化实现不动干戈的征服,当敌对方自愿接受我们的生活方式,并舍弃自身传统时,这便是无需动武即可实现的胜利。”
中国真的有那么强大了吗?九三亮相全球震惊,美国人的眼睛都清澈了。
但是突然然我想起了前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句话“通过文化同化实现不动干戈的征服,当敌对方自愿接受我们的生活方式,并舍弃自身传统时,这便是无需动武即可实现的胜利。”
1984年,尼克松在他的《现实与和平》这本书里,他说到,至关重要的是西方发动攻势来赢得这场意识形态的斗争。他相信美国播下不满的种子,有一天将开出和平演变的花朵。
而对于这句话的践行者,就是美国那个演员总统——里根。1986年10月,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在冰岛进行了首次会晤。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曾经公开承认,就这一次见面,他就把苏联交给了美国总统里根。
对于前苏联的解体有过很多不同维度的解读,猫哥也做过关于意识形态等根源的分享,这里就不赘述了。
今天要说的还是关于利用文化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危害性。没有牢固的文化导向,不清除文化内奸,拥有再多的先进武器,也不能全面打赢现代战争,而且很有可能从内部被攻破。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在宣传上花1美元,相当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聊的主题。
早在1945年,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杜勒斯在一次国际关系委员会上发表演讲,他说呢,战争就要结束了,我们将倾其所有,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我们就能不知不觉的改变人们的价值理念,并迫使人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理念。这就是针对前苏联的冷战思维的思想基础,也就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出发点。
中国从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开始,就在探索洋为中用,和以夷制夷之策。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昏庸腐败终不得法。
而美国对于中国的文化渗透和洗脑,却早在清朝“庚子赔款”时期就已经策划进行了。
给中国知识分子和所谓的精英层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遗毒至今不散。
他们或为境外势力宣传,蓄意篡改历史、诋毁英雄形象,削弱民族自豪感,或沉溺于“崇洋媚外”的极端心理,贬低本土文化价值,推动“文化自卑”情绪蔓延,大搞性别对立,泛环保主义,娱乐之死现象,娘炮现象,圣母现象,公主现象等等。
这些行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外部意识形态渗透相互勾连,共同编织出“温水煮蛙”式文化侵蚀网络。
从1950年开始,美国中央情报局就秘密的把款项拨给一些青年团体、工会、大学、出版社,还有一些慈善基金组织,还有名目各种的社会团体,再通过他们这些团体去资助意识形态上跟苏联不一致的作家,去出版他们的作品。通过民间机构去拉拢知识分子、新闻记者、作家、大学老师,用他们的言论去影响舆论。
历史上,真正的汉奸是指背叛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外敌服务的败类,而在当代,我们应警惕的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文化渗透进行的意识形态攻击,核心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而非简单标签化。
从历史事例来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一些被收买或被洗脑的汉奸文人配合日军进行文化宣传,麻痹中国民众的反抗意识,试图从精神上瓦解中国军民的斗志。那些甘当“文化汉奸”的人,即便拥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也只能成为民族的罪人,无法阻挡正义的胜利。先进武器是重要支撑,但坚定的意志、民族凝聚力和正确的战略才是根本。
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主任余桂元曾提议将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从教材中剔除,甚至建议删除《狼牙山五壮士》这篇爱国课文,其理由居然是所谓的“促进中日友好”。
从现实来看,西方一些势力通过影视作品、网络舆论、学术思潮等方式,传播其价值观,试图解构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动摇民众对国家制度、文化传统的认同。这种文化渗透的危害在于,它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削弱民族凝聚力,使部分人产生思想混乱。
但我们应客观认识到,当代中国有着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制度优势。对于极少数被西方意识形态裹挟、损害国家利益的人,我们应依法依规处理,同时更要依靠全体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自觉,抵御外部不良影响。
当年戈尔巴乔夫盲目放宽文化管控,西方摇滚乐与自由思潮席卷红场,年轻一代在文化迷失中丧失了对国家的归属感,最终加速了超级大国的崩塌。
西方意识形态入侵有多种表现形式,也带来了诸多危害与严重后果,
西方媒体常集中报道亚非拉国家的不稳定、犯罪和灾难等阴暗面,为西方干涉和打压提供舆论铺垫。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知识精英向发展中国家兜售“华盛顿共识”,制造“市场万能”神话,解除资本管制等,误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使其依附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借助“推特”“脸书”等,也包括我们国内的某些社交媒体上,雇佣水军和对社会不满者,歪曲事实、散播谣言,煽动民众上街。此等成功事件和案例举不胜举,如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包括现在深受战火摧残的乌克兰等国家实施“颜色革命”。
对青少年进行渗透:境内外敌对势力把青少年学生作为渗透腐蚀的重点目标。如某高校学生田某,自幼收听反华媒体广播节目,后在境外势力蛊惑教唆下,介入炒作热点敏感案件,创办境外反华网站,最终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出现政权更迭,社会陷入动荡。如中东一些国家在西方长期思想渗透下,盲目效仿西式民主,陷入更加深重的灾难。
诋毁对象国信仰体系,使一些民众陷入信仰危机和价值迷茫,知识精英也可能丧失理论辨别力。如西方通过各种方式宣扬个人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破坏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根基。
误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使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难以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如一些发展中国家按照西方的“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发展,长期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无法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
西方意识形态入侵会对国家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等造成威胁。如田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就是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对我国国家安全产生危害的典型案例。
俄乌冲突中,高精尖武器虽改变局部局势,但决定胜负的仍是民心向背与综合国力,中国持续推进国防现代化,打造世界一流军队,正是构建“硬实力”防线的必然选择,然而若忽视“软实力”的建设, 不清除文化汉奸,再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系统,也将是无根之木无基之墙。
这种人是改变不了的,现代文化输出早已不是零星的文化现象,它借助多种媒介和系统策划,将特定价值观悄然植入受众认知。
正如九三阅兵中展示的新型武器装备,就有很多所谓的精英人士撇着嘴说“这算什么?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就是在吹牛”,“中国的这些东西都是样子货”等等的贬损之词不绝于口。
他们坚信不疑的是美国和西方的一起都是好的,正如有些人所说的,美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美国的水都比中国的好喝,美国的枪支毒品体现的就是自由,美国的零元购就是尊重穷人的人权,美国的快乐教育就是充分发挥人性的创造力等等,
他们只相信美国会有用不完的方法针对中国进行压制,相信美国的一切都领先中国,每当看到有关中国的进步,他们的心理暗示“这是不可能的”。
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心理暗示,究其原因还是心里的小我意识在作怪,思想已经被完全改变,这种暗示就像毒品一样的有成瘾性,所有的一起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幻觉。一旦他们看到与他们心理暗示的认知相悖的事情,他们自然不自然的就要爆发出来抵触,因为如果他们承认了,那就等于是他们的认知崩塌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所追求的信念就贬值了,他们手里的绿卡的虚荣优越感就缩水了,他们张口闭口的理想之国之光就暗淡了,他们赖以为傲的精神支柱就倒塌了。所以他们就必须要用双重标准来看待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即使未曾出国,不少人自幼阅读《意林》《读者》等刊物其中对美国的描绘令他们心生向往逐渐形成“美国样样都好”的固化观念。
从个体来说,我们没有必要反对想出去的人,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全世界有空气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每个人往外跑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也许这就是有些人的人生态度。
猫哥也走过很多地方,也接触过各地的华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各种原因留下了,也绝大多数都是热爱生他养他的中华大地。
我们要警惕的是那些,为了个人私利而抹黑和出卖国家的那些奸贼,这类群体甚至可能成为中美较量中,影响中国崛起进程的潜在变量。
有人看到这个内容,肯定会问“为什么中国那么多有钱人都跑到美国去了?”,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你们说的有钱人,请问他们卷钱跑路的那些钱,在国内能留得住吗?不跑后果会很严重。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他们心中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的。
另外,你只看到了跑去美国的人,而更多没有去的人,你根本不关心。也就是说你看到和听到的,都是你关注的那一部分人。
如果如你们所说,中国的人才和有钱人都跑了,那么支撑中国发展和进步的难道是那些键盘侠吗?
来源:猫哥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