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内卷的罪魁祸首有哪些?何时才到尽头呢?(1)
笔者是澳大本硕学生家长,当过大学英语老师,也在英国教过中文,长期关注全球教育资讯,过去13年尤其关注澳门大学,在家长群答疑解惑也12年了。欢迎关注本号,获取更多关于澳门大学的资讯。
笔者是澳大本硕学生家长,当过大学英语老师,也在英国教过中文,长期关注全球教育资讯,过去13年尤其关注澳门大学,在家长群答疑解惑也12年了。欢迎关注本号,获取更多关于澳门大学的资讯。
一周前,还在自习室备考的她接到了一个电话。经过两轮笔试、三轮面试,她在与诸多研究生的同场竞技中突围,斩获了一家上游房地产公司的offer。在准备考研的同时,她在妈妈的帮助下投出了上百份简历,这是她最心仪的一家公司。
那么请问什么叫凑合?别把高配当凑合。自己就一普通女性,偏要与优质女一起挤在这90%的女人中间,想嫁10%的优质男。
如何能找到最顶级的一对一高报师,我告诉你一个诀窍。咱们很多人报大学都是按照24年的数据去圈大学范围,然后利用25年的招生计划去报大学,那么你现在问他几个问题。
刚刚看到晚上十点的晚间新闻播报,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每年毕业一千二三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将被推向社会,如此庞大的人群走向社会,将无可避免的产生就业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对如此庞大的数字,作为其中的学子和家长,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定位,保证自己可以顺利地步入到社会的
天气回暖,高考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近日,《教育面对面》栏目启动了2025年高招咨询活动。截至目前,已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6所家长和学生高度关注的在京重点高校亮相。
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
课程特色:将用数字技术和数据驱动方法解决复杂的城市问题,集中在三个关键领域:数字技术与智慧城市、数字时代的政策与治理、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2025年高考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突然被扔进来一颗深水炸弹——全国"双一流"高校要扩招2万人!这可不是什么"狼来了"的假消息,而是实打实的政策大礼包。
2025年高考录取,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招生计划将增加2万人,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高考生能够接受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面对高校扩招的利好政策,是否意味着名校门槛降低?高考志愿填报是不是更容易了?腾飞高考升学规划提醒高考生家长,不能盲目乐观!
当倒计时牌上的数字逼近80天,2025届考生正站在命运的分水岭。
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时,72位两院院士联名致信国务院,警示“教育质量可能系统性滑坡”。二十五年后,当深圳某街道办招聘公示名单中出现6名清北毕业生时,这场关于教育公平与社会效率的争论再度升温。本文基于六维视角,剖析扩招政策衍生的深层矛盾。
在那个时候,全国每年仅有80万毕业生。这张文凭,不仅是知识的证明,更是突破社会界限的关键凭证。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符合我校及学院复试分数要求。拟录取的考生除推荐免试生外均须参加本次复试,未参加复试的考生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很多家长一看,哇!今年的985、211都扩招了,所以报大学往死里报。还有昨天晚上有一个山西省的家长说了,他们省,今年985211扩招2万人,随便报。你这个想法很危险的,家长。
3月29日至30日,广东新快报社在东莞、广州两地一连举办了三场“阳光高考”“阳光中考”2025招生见面会,为中高考考生、家长和学校之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除了能与高校招生老师面对面交流外,活动还通过专家讲座、一对一咨询等方式,“一站式”突破关于志愿填报、一模考情
3月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宣布各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十余所“双一流”高校紧随其后,扩招幅度从100人到500人不等。
青岛一中扩招6个班含4个自招班青岛九中扩招6个班包括4个自招班十七中,十九中,三十九中,六十七中均扩招1个自招班二中分校扩招2个自招班三中扩招一个全媒实验班
3月31日上午11点,2025年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青岛市教育局总督学王元泳现场发布并解读今年的招生政策变化。今年普高招生的最大看点在于整体扩招,局属高中招生计划在2024年基础上增加32个班合计1530人!一起来看看详细情况——
事实上,近年来本科生扩招规模持续扩大,但今年的力度尤为显著。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将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扩大优质本科教育供给,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规模,在去年扩招1.6万人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