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在文徵明祝允明之上!王宠《竹林七贤》的高古意趣与文人襟怀
王宠,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履吉 ,号雅宜山人,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虽家境贫寒,却一生钟情于诗文书画,还兼擅篆刻。他自小失去母爱,科举之路更是坎坷,从17岁到38岁,连续8次科举考试均以失利告终 。但也因身处吴地,有幸与文徵明、唐寅、祝枝山等艺术名家交往密
王宠,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履吉 ,号雅宜山人,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虽家境贫寒,却一生钟情于诗文书画,还兼擅篆刻。他自小失去母爱,科举之路更是坎坷,从17岁到38岁,连续8次科举考试均以失利告终 。但也因身处吴地,有幸与文徵明、唐寅、祝枝山等艺术名家交往密
祝允明为明代书法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草书代表作《云江记》,集中体现了文人书法从技法传承到个性解放。该作于弘治八年(1495)秋完成,时年祝氏三十五岁,正值艺术风格从精谨向放逸转型的关键期。
在中国明代书法史上,祝允明,又名祝枝山(1460—1527)无疑是一座丰碑。他以狂草的巅峰造诣与楷书的典雅格调,重塑了明代书坛的审美范式,亦为后世书法艺术的突破性发展埋下火种。作为苏州乡贤金思宇教授将从祝允明艺术之路、艺术成就、艺术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四个维度,
在中国明代书法史上,祝允明,又名祝枝山(1460—1527)无疑是一座丰碑。他以狂草的巅峰造诣与楷书的典雅格调,重塑了明代书坛的审美范式,亦为后世书法艺术的突破性发展埋下火种。作为苏州乡贤金思宇教授将从祝允明艺术之路、艺术成就、艺术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四个维度,
“仆学书苦无积累功,所幸独蒙先人之教,自髫丱以来,绝不令学近时人书,目所接皆晋、唐人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