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潜在治疗靶点:干细胞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2025年2月23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香港大学和悉尼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医学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中发表了重磅文章,题为题为“Chromobox protein homolog 7 suppresses the stem-like
2025年2月23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香港大学和悉尼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医学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中发表了重磅文章,题为题为“Chromobox protein homolog 7 suppresses the stem-like
除了血脑屏障(BBB)外,胶质母细胞瘤(GBM)免疫治疗的效果还受到以极低免疫原性为代表的内在性免疫抵抗和以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为代表的适应性免疫抵抗的限制,这意味着需要联合递送多种免疫治疗剂或同时调节不同细胞。然而,不同免疫治疗剂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给载体的选择以
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岳峰教授团队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Joseph Costello教授团队继之前合作发表在Cell上的 Glioblastoma evolution and heterogeneity from a 3D whole-tum
头颈癌指的是起源于头颈部解剖区域的恶性肿瘤,涵盖鼻腔、鼻旁窦、咽、喉、口腔、舌头、周围面部组织以及部分腺体组织。常见的治疗方案有手术治疗、放射疗法、全身药物治疗等。然而,由于头颈部位置特殊,治疗过程中面临的毒性限制成为绕不开的难题。
研究人员发现,抑制一种名为 ZNF638 的蛋白质可以触发抗病毒免疫反应,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有效。这一过程称为病毒模仿,它欺骗身体认为肿瘤被感染,从而引发免疫攻击。之前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疗法尝试失败了,但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前进方向。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 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癌,这也是神经肿瘤学领域面临着的巨大的挑战。尽管经过大量研究,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仍然难以找到,这主要归因于其细胞异质性、侵袭性特征以及对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在内的标准治疗方法的
与细胞系或异种移植模型相比,患者肿瘤来源的类器官越来越被认为是癌症研究的重要工具,因为它能提供更准确和更接近生理状态的数据。尽管肿瘤类器官已被用于疾病建模和临床前研究,但尚未在临床环境中实时用于帮助解释治疗反应,它能否快速构建并实时应用以反映患者的临床活动,甚
今天推荐的是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2023年4月22日发表于Cell Death and Disease(2021IF:9.6963,JCRQ1)的一篇文章,通讯作者是Liangzhao Chu教授,研究表明USP10对RUNX1进行去泛素化,促进胶
电场疗法自问世来就备受关注,这种专门针对快速有丝分裂癌细胞的抗癌创新技术,曾被国际知名癌症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盛赞为肿瘤的第四种全新治疗手段。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预后较差,需要新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研究者观察到约50%的GBM存在7号染色体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EGFR-amp)。EGFR变体3(EGFRvIII)突变体现为外显子2-7的特异性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年人中最常见、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脑肿瘤。GBM患者在确诊后通常只能存活12-18个月。 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但GBM尚无已知的治愈方法,而且已批准的治疗方法(例如手术、放疗和化疗)在延长预期寿命方面效果有限。
乳酸(L-lactate) 是细胞糖酵解的主要代谢产物,2019年,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团队首次发现乳酸衍生的赖氨酸乳酰化修饰(lysine lactylation)作为一种新型酰化修饰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细胞内乳酰化修饰水平受到乳酸含量的影响,多种乳酰化转移
胶质母细胞瘤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最具侵袭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类型,患者五年的生存率小于5%。全球每年约有30万名被确诊的GBM患者,约有24万名患者死于脑部或中枢神经系统癌症。目前临床上针对新诊断的GBM患者的标准治疗包括手术,之后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