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刷马桶宫女到毒杀亲子太后:辽代妖后的胭脂盒藏砒霜秘史
1034年深冬,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病床前,萧耨斤用银簪挑起的不是胭脂。
1034年深冬,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病床前,萧耨斤用银簪挑起的不是胭脂。
在古玩收藏的茫茫星海中,每一件珍品都是时光长河馈赠的密码,辽代铜鎏金嵌绿松石药碾子,恰似一颗穿越千年的恒星,承载着古代医药文化与工艺智慧,静静诉说往昔故事。
本文聚焦10至13世纪幽燕地区的耿氏家族墓葬,从丝路视野探讨随葬器物展现出的多元视觉景观和观念杂糅。爬梳耿氏家族墓葬中的铁器制品及其区域特色,进而剖析耿氏家族的渊源脉络,从人物品评的蜕变,到全球贸易的发展,映射了10至13世纪一种潜伏的内在转向,反映了对于铁器
1933年,梁思成、林徽因在《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一文中,根据天宁寺塔的结构特征,将其断为辽代晚期的古建筑。当时没有明确纪年证据,而诸多史书记载该塔为唐塔,梁先生的观点存在争议。
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起义军不断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并于公元907年被朱温攻灭。从此,中原地区开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五代”时期。大约过了50年,多民族的中国才由大分裂走向局部统一,出现了辽、北宋和西夏,以及此后的南宋、金,并最终
历经近半年闭馆改造,通州区博物馆5月13日焕新亮相,游客无需预约即可参观。189件展出文物中,有100多件是首次亮相。比如,第二展厅的辽三彩人物俑造型很有意思,人俑身着绿釉长袍,发髻高高盘起,但手里捧着的物件,特别像一只烤鸭。
在公元 938 年,中国历史上的辽代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辽太宗耶律德光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 —— 改皇都为上京。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是辽代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宛如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深刻影响了辽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