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农耕文化场馆合作发展交流会主席团联席会议在湖北召开
6月26日,第二次全国农耕文化场馆合作发展交流会主席团联席会议召开。来自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的17座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负责人齐聚尧治河,选举产生第二次全国农耕文化场馆合作发展交流会主席团主席和副主席。并就全国农耕文化场馆合作发展交流的体制机制、运行策略,
6月26日,第二次全国农耕文化场馆合作发展交流会主席团联席会议召开。来自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的17座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负责人齐聚尧治河,选举产生第二次全国农耕文化场馆合作发展交流会主席团主席和副主席。并就全国农耕文化场馆合作发展交流的体制机制、运行策略,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此活动是汉族最古老的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舞蹈。这种形式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增加了情节,丰富了表演。大约在宋代前后,傩舞开始衍变为傩戏。傩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中牟县晨阳路学校少先队员前往“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参观。参观中,少先队员们被农耕文化的厚重深深地震撼。少先队员表示,农耕文化不仅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还体现了古人对土地、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