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文化沙龙”首秀:让历史考古从“高冷”变得“亲民”
6月5日下午,广州博物馆着力打造的学术品牌活动——“镇海楼文化沙龙”首秀在广州博物馆图书室举办,首期的主题为:“多元共生 交融互通——从汉晋墓葬看广州社会生活的多维图景”,主讲嘉宾为暨南大学研究中外关系史的刘永连教授。
6月5日下午,广州博物馆着力打造的学术品牌活动——“镇海楼文化沙龙”首秀在广州博物馆图书室举办,首期的主题为:“多元共生 交融互通——从汉晋墓葬看广州社会生活的多维图景”,主讲嘉宾为暨南大学研究中外关系史的刘永连教授。
学术重大课题是引领学科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方向标。2014年美欧考古学界就未来25年的考古学发展推出了25个重大课题,在国际考古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样有必要探讨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分析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需要结合学科所处的内外背景关联。回顾百年中国考古学发展
5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书院“励行计划”研学团队走进敦煌,十余名青年学子展开了深度文化考察。本次“励行计划”以“丝路华章 万象敦煌”为主题,以一场贯穿古今的文化探索之旅,揭开这座丝路名城的历史脉络与创新活力。
走进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造物之美”常设展,这里很难找到堪称“国宝”的文物,却凭借残碑、陶片等馆藏吸引不少文博爱好者前来打卡。看似不起眼的陶片,喜欢历史的观众可以从中溯源历史场景,喜欢科学的则能从中探寻人类早期材料工艺,而将这组陶片放在序列里观察,还能窥见
学术重大课题是引领学科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方向标。2014年美欧考古学界就未来25年的考古学发展推出了25个重大课题,在国际考古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样有必要探讨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分析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需要结合学科所处的内外背景关联。回顾百年中国考古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