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昭一回忆10:土改时我大舅父扫地出门,小舅母对待我们很是平淡
我的家已非昔日,城内的部分住宅、家具、衣物均还完好。城外的地亩一概没收均分了。父亲将剩余的财产也都均分给男系儿孙们了,自己过着向儿孙轮流讨乞的生活,困难了,就将过去的什物拿出变卖,以济温饱。最可怜的是我的姐姐,有一大群不懂事的小孩子,当时姐夫也没有工作,靠姐姐
我的家已非昔日,城内的部分住宅、家具、衣物均还完好。城外的地亩一概没收均分了。父亲将剩余的财产也都均分给男系儿孙们了,自己过着向儿孙轮流讨乞的生活,困难了,就将过去的什物拿出变卖,以济温饱。最可怜的是我的姐姐,有一大群不懂事的小孩子,当时姐夫也没有工作,靠姐姐
这次解放开封的战役胜利非同小可,这是解放军第一次解放一个省城、一个大城市。城内军械、物资、钞票山集,为了外运这些物资,所能征调的车辆远远不够。城工部夜里派人到我家,与我们联系,大致谓:"开封我们不准备常驻守城,将物资运得差不多时,我们就主动撤退。因为国民党第五
我俩终于结束了在西安寄人篱下的生活,一天早晨乘西北公路局的交通车(一部大卡车)一路风尘,中午便到了乾州。当时正值国民党政府施行强化治安统治,防止异党活动的开始。在人们眼里,我俩的行迹确实非常可疑,和一般到任的教师不同,我们没有皮箱、行李,甚至连一些必备的生活用
我姓高,学名叫高肇义。我出生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1914年(民国三年)下生。我的家族毋庸讳言,说光堂一点儿是缙绅家庭,用时下的眼光说是劣绅家庭,亦无不可。反正就是这么个社会等级。在此,对我的老家庭不想多涉及,留待以后,如有机会时再重写。
全国著名文化名人赵俪生先生回忆录之二,主要写了他在学龄前与在故乡求学期间好多故事。赵俪生先生在青少年时期的艰苦岁月,特别是他写在故乡景芝与青岛市那段时光,值得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