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怒喝:“你以为我是糊涂蛋?”此人竟当众回答:“是!”
1952年,印尼茂物一所小学的教室内。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捏着粉笔,在黑板上工整写下“中国地理”四字。台下华侨子弟齐声诵读时,无人知晓这位“黄老师”的真实身份——三年前,他还在淮海战场指挥55万国军,麾下坦克轰鸣、飞机蔽日。更无人想到,此刻他心中正默念着一句惊世
1952年,印尼茂物一所小学的教室内。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捏着粉笔,在黑板上工整写下“中国地理”四字。台下华侨子弟齐声诵读时,无人知晓这位“黄老师”的真实身份——三年前,他还在淮海战场指挥55万国军,麾下坦克轰鸣、飞机蔽日。更无人想到,此刻他心中正默念着一句惊世
1949年12月10日,成都凤凰山机场,蒋介石望着冒雨撤离的专机,耳边回荡着白崇禧那句刺耳的评价——"蒋委员长的军事水平,顶多算个步兵排长!" 这个曾统帅百万大军的人,为何被昔日的同僚如此轻视?
在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刘峙这个角色出场的机会并不多,但每次都会给人一种莫名的喜感,如同现实中同僚们调侃他的那个“猪将军”称谓一般,让人记忆犹新。
• 电影本身的经典地位:在那个网络尚不普及,也没有自媒体的相伴,电影和电视剧在普通百姓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大决战之淮海战役》是大决战系列中的经典,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高超艺术水准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播出,距离解放战争时间并不是太远,深受观众喜爱,在影史上
1950年,当蒋介石在台湾宣布“复职”时,一位远在印尼的前国民党上将激动地发去贺电。
还好刘峙本人,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为我们了解他在淮海战役紧要关头,在徐州剿总司令的位子上每天都在忙活啥提供了非常坚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我记叙的是淮海战役最后一仗的战地见闻。这一仗是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至一九四九年元月十日,历时四十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徐州的同时将原国民党徐州“剿总”由副总司令杜聿明统领从徐州南逃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和苏北、鲁南的师、团管区及地方部队,约三十万人
这位曾被蒋介石赞为“福将”的黄埔教官,此刻面对的不仅是解放军的包围圈,更是来自南京的十二道催战电报——这场淮海战役的困局,早在十年前西安事变的密室中便已注定。
1938年春,第五战区部队在台儿庄重创日军后,转移到河南、湖北继续抗击日寇。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驻在离武当山不到一百公里的老河口,后来又移驻武当道观周府庵。“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武当道观,多数被部队、学校、医院和仓库占用。
堂堂徐州剿总副司令,竟然有被解放军俘虏的那一天。这是杜聿明万万没有想到的,前一天的他还是高高在上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后一天就沦为共产党的阶下囚,这样的转变令杜聿明有些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