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坪镇开展秸秆禁限烧及综合利用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向过往群众递上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一边详细地讲解:“秸秆还田能肥地,做成饲料能喂牛,可比一把火烧掉划算多啦。”不少村民接过手册,仔细翻阅秸秆制作有机肥、编织工艺品的妙招,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向过往群众递上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一边详细地讲解:“秸秆还田能肥地,做成饲料能喂牛,可比一把火烧掉划算多啦。”不少村民接过手册,仔细翻阅秸秆制作有机肥、编织工艺品的妙招,现场气氛热烈。
随着秸秆打包压缩机的轰鸣声骤然响起,成排秸秆如同被施了魔法,顺着传送带鱼贯而入,经过机器的“消化”,转眼间便“吐”出一个个紧实的“草墩墩”,在阳光下泛着浅黄的光泽,整齐排列在麦茬间,宛如等待检阅的金色方阵。
在今年“三夏”关键时期,振兴街办紧扣秸秆禁烧工作目标,以“零容忍”的态度、“零死角”的管控、“零懈怠”的担当,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最终实现“三夏”期间辖区秸秆禁烧“零火点”,为守护蓝天碧水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强化责任落实,构建严密防线。镇党委、政府将秸秆禁烧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建立“镇-村-组”三级包保责任制,签订《2025年草碧镇秸秆禁烧和禁止烟花爆竹燃放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禁烧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到户、到田头,确保责任压力传导到位,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
穆棱市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多元利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化、产业化为主线,建立健全秸秆还田利用、收储运销、产业增值、政策扶持四大支撑体系。2024年,全市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种植面积197万亩,秸秆资源量47万吨,秸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1.5亿吨玉米秸秆被转化为生物燃料乙醇。这相当于每1吨秸秆能生产500升乙醇,占美国生物燃料油总产量的25%。在爱荷华州的一家生物能源工厂,秸秆经过粉碎、酶解、发酵等复杂工序,最终变成汽车燃料。这种乙醇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比汽油低80
2025年6月15日首届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在辽宁省朝阳市盛大启幕,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中国日报社社长曲莹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献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彭云联袂揭晓红山文化官方标识,这一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文化荣获国家权威认证
“麦浪翻滚穗飘香,颗粒归仓正当时。”为全面落实秸秆禁烧政策,确保群众安全夏收,合肥大学正处级组织员驻泗县山头镇惠庙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周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举措,带领工作队,紧密配合村“两委”深入田间地头,化身“宣传员”“巡查员”,全力投入夏季禁烧工作,
“以前收了小麦,秸秆全部都粉碎在地里。后来买了打捆机,现在全都进行打捆处理,这样更有利于下一茬玉米的播种,而且秸秆利用还带来不小的经济收益。”在肥城种粮大户汪龙的麦田里,多台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今年汪龙调配了10多台套专业机械,实现了收割、搂草、打捆“一条龙”
野店镇成立专项巡查小组,采取 “人防 + 技防” 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无人机空中巡查与网格员地面巡逻联动,对田间地头、道路两侧等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同时,工作人员深入各村,通过大喇叭广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焚烧秸秆的危害及相关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泗洪小麦收获完成,秸秆离田也在稳步推进。为提升环境质量,变废为宝,不断利用秸秆资源,在玉米秸秆离田工作中,泗洪县充分动员种粮大户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镇政府组建由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构成的巡查队伍,划分责任片区,采取 “每日巡逻 + 重点时段盯守” 方式,深入田间地头、沟渠路边,对露天焚烧秸秆行为进行全天候监管。同时,通过大喇叭广播、发放禁烧倡议书、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向村民普及焚烧秸秆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
近日,随着唐庙镇小麦收割工作的稳步推进,秸秆打捆离田作业也在田间地头火热开展,曾经让农户们头疼不已的秸秆,正摇身一变成为 “香饽饽”,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有了这个机器,秸秆不用烧,每吨还能卖500多元。”看着自家田里的秸秆被回收处理,农户韩锋高兴地说:“秸秆打捆后再利用,不仅‘变废为宝’,也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翻耕播种。”
四川省泸州市位于川滇黔渝结合部,全市耕地总面积486.9万亩,常年粮油作物播种面积达690万亩,年产秸秆210余万吨,占四川秸秆总量的近7%。近年来,泸州紧紧围绕“全市秸秆资源高值高效利用”目标,探索形成“模式体系化、布局网格化、基地小型化、产业规模化”的山区
岚山区碑廓镇马家岭村党支部书记 朱孔明:我们村共有550亩小麦,我们全员发动,加班加点抓紧抢收,秸秆拉到电厂去发电,这个一是可以为老少爷们增加收入,第二个减少环保的压力。
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驻马店市财政局派驻平舆县高杨店镇中高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员,积极投身夏粮抢收抢种一线,充分发挥驻村“尖兵”作用,用实际行动助力“三夏”生产,为实现粮食丰产丰收提供坚实保障。
6月10日,在盐湖区北相镇相北村的广袤农田里,秸秆还田作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伴随着秸秆粉碎机的轰鸣声缓缓前行,刚刚收割完小麦后留下的秸秆被精准切割、粉碎为细碎的有机物料,并均匀铺撒在田间,摇身一变成为滋养土地的天然肥料。
6月的村庄,骄阳炙烤着广袤田野,在凤凰岭街道前兴旺村的麦田里,一抹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驻村第一书记刘振华正穿梭在金色的麦浪间,化身“麦田守望人”,用行动守护着丰收,践行着为民服务的使命。
6月8日下午6时左右,在盐南新区南环路与科教路交界处向南第二座桥,科城街道科教路向西约两百米处,河道南侧发生一起秸秆违规焚烧事件。熊熊火光中,堆积的秸秆被点燃,浓烟迅速弥漫,与周边洁净的环境形成强烈反差,这一公然违反秸秆禁烧政策的行为令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