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胜:元末投奔朱元璋,一员猛将,不输常遇春,好比唐朝秦琼
各地红巾军起义爆发,当时江淮地区也大乱,1352年,二十八岁的赵德胜,看到元朝快要灭亡了,加上他的老母亲就在滁阳,而且还是在朱元璋的义军当中,于是在1353年,赵德胜就抛弃发妻投奔了朱元璋。
各地红巾军起义爆发,当时江淮地区也大乱,1352年,二十八岁的赵德胜,看到元朝快要灭亡了,加上他的老母亲就在滁阳,而且还是在朱元璋的义军当中,于是在1353年,赵德胜就抛弃发妻投奔了朱元璋。
烈日当空,热浪滚滚。一支浩浩荡荡的明军正沿着古道南归,旌旗猎猎,马蹄声声。这支大军刚刚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攻克元上都开平,彻底断绝了元顺帝的反扑之路。
老少爷们儿听好了!今儿个咱要唠唠咱老祖宗地界儿上那些实打实的狠人——八位搁历史课本里能翻着影儿的猛将!您可别瞅着电视剧里那些花里胡哨的虚构人物瞎激动,咱今儿说的这几位,那可都是正儿八经在史疙瘩里扎了根的,刀光剑影里趟出来的真英雄!先给您提个醒,等会儿咱要聊的这
14世纪中叶,中华大地正笼罩在一片前所未有的黑暗之中。自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已被外族统治长达600年,曾经驼铃悠扬的丝绸之路沦为异族铁蹄下的血泪之路。燕云十六州自938年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至此已整整430年,这片中原王朝的天然屏障,让汉人政权在游牧民族的铁骑
在那个年代,士兵将领们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时他们的经验和兵法也便得以总结,能够留下来的也必然是人中翘楚。朱元璋打天下,自然不是孤身作战,跟随他的将领,后来都成了明朝的大人物。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轻点 “关注” 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继续收到类似文章,还能轻松参与讨论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守创作的动力源泉~
在明朝,“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一宗法原则得到了极大强化。朱元璋对这一原则极为重视,他曾刻石“到此山者不患无嗣”,此典故深刻反映出他对家族延续和正统继承的执着追求。在他心中,嫡长子继承制是维护王朝稳定、避免皇室内部纷争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