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主动暴露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我党特工竟是顶级阳谋?
1949年11月6日的中南海勤政殿,正在举行着一场宴会。周恩来举杯指向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他是我们派到胡宗南那里的共产党员。"这句话让整个宴会厅的国军降将集体惊掉下巴——被指的熊向晖,正是胡宗南最信任的机要秘书。宴会结束后,当熊向晖问出"胡宗南为何不揭穿我
1949年11月6日的中南海勤政殿,正在举行着一场宴会。周恩来举杯指向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他是我们派到胡宗南那里的共产党员。"这句话让整个宴会厅的国军降将集体惊掉下巴——被指的熊向晖,正是胡宗南最信任的机要秘书。宴会结束后,当熊向晖问出"胡宗南为何不揭穿我
当你在社交媒体刷到"黄埔军校"四个字时,脑子里可能浮现的是周公恩来当政治部主任时的飒爽英姿,是林虎三、陈赓这些开国将帅的青春岁月。
“先生,这纺车是毛泽东亲手用的?”1947年8月8日,蒋介石弯腰盯着枣园窑洞前的老旧木架,指尖划过缠着棉线的轮轴,突然转头问胡宗南。这位刚刚“光复延安”的西北王喉结滚动两下,支吾着挤出回答:“据当地人说,毛氏常在农闲时纺线换粮。”
但是让老蒋以及国民党内部十分生气的就是,在1933年至1935年这两年的时间中,对于我党的追捕是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却一次都没有落到好。
这座被国民党宣传为“匪巢”的城市,没有他想象中的断壁残垣,反而处处透着令人不安的生机——窑洞前的纺车仍在旋转,田垄间的庄稼郁郁葱葱,就连欢迎人群唱着的《东方红》改词版,都透着诡异的不协调。
1900年,浙江松阳县城的钟家大院里,新生儿的啼哭惊动了正在批改作业的年轻教师。父亲钟子延望着襁褓里的男婴,怎会想到这个取名“钟松”的孩子,日后会成为让解放军都忌惮的“战术鬼才”,更不会想到他的命运会被国民党的派系毒瘤啃噬得支离破碎。
1949年11月,第二野战军秘密向川黔边境集结时,蒋介石还在重庆督战。国民党西南防线看似铁桶:胡宗南40万精锐驻守川北剑门关,宋希濂14万部队扼守川东巫峡。但据《胡宗南日记》记载,这两位“天子门生”早在8月就达成共识:“与其坐困四川,不如退保滇缅,仿效远征军旧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的消息传到台湾,62岁的胡宗南突然把手中的报纸摔在桌上,仰天长笑。副官吓得不敢吭声,却听见他喃喃自语:“连美军都栽在共军手里,并非我无能啊……”这个曾被蒋介石视为“西北王”的国民党名将,为何在停战时刻说出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