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旺季可能提前,“中国制造”加快生产,中美集装箱订单激增近300%
报道引述集装箱追踪软件提供商Vizion的数据称,截至5月14日的7天内,从中国运往美国的集装箱平均订单量为21530个标准箱(20英尺集装箱,TEU),而截至5月5日的7天平均预订量只有5709个标准箱,增幅高达277%。Vizion战略业务发展副总裁特雷西
报道引述集装箱追踪软件提供商Vizion的数据称,截至5月14日的7天内,从中国运往美国的集装箱平均订单量为21530个标准箱(20英尺集装箱,TEU),而截至5月5日的7天平均预订量只有5709个标准箱,增幅高达277%。Vizion战略业务发展副总裁特雷西
维齐恩全球海运订单追踪系统战略业务发展副总裁本·特雷西表示,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平均订单量飙升277%,为21530个20英尺标准箱,而截至5月5日的七天平均订单量仅为5709个标准箱。
去年,深圳海事局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强化监督管理的通知,自2024年10月14日起,深圳当地会加大危货装箱的管理。为应对深圳本地“两员”(装箱员、包装申报员)短缺的情况,GBK联合立明致远大讲堂,共同举办本年度“两员”(装箱员、
一船难求,成为关税调整后外贸商们的新烦恼。90天的关税窗口期激活此前遇冷的美线航运,更催生跨境物流的“抢舱大战”。在订单重启的情况下,中美海运航线的运力供不应求,已出现涨价的情况。有承运商已提前宣布,将对每个40英尺集装箱收取1000至2000美元的跨太平洋旺
美英上周刚签署所谓“首份关税贸易协议”,同时还传出英国对华投资的决定权全权交给美国裁决的消息,中国驻英国大使第一时间表示关切,并向英方提出交涉,要求英方出面把话说清楚。起初,英方没有出面澄清,任由这一流言在网络上发酵,似乎成为英方向美方表忠心的一个具体表现。
智研咨询专家团队倾力打造的《2025-2031年中国集装箱租赁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揭晓,自2018年出版以来,已连续畅销7年,成功成为企业了解和开拓市场,制定战略方向的得力参考资料。报告从国家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视角
令沉寂一时的美国航运业和众多零售商感到兴奋。美国《华盛顿邮报》12日报道称,作为美国贸易摩擦的“前线”,平日里喧嚣的洛杉矶港出现了一半以上的集装箱船泊位空闲的罕见景象。与此同时,美国内陆多地的零售商在为“中国制造”库存告急而发愁。“在中美经贸会谈达成的90天窗
令沉寂一时的美国航运业和众多零售商感到兴奋。美国《华盛顿邮报》12日报道称,作为美国贸易摩擦的“前线”,平日里喧嚣的洛杉矶港出现了一半以上的集装箱船泊位空闲的罕见景象。与此同时,美国内陆多地的零售商在为“中国制造”库存告急而发愁。“在中美经贸会谈达成的90天窗
凌晨三点的宁波港,龙门吊的探照灯刺破黑暗,将堆成小山的集装箱染成银白色。码头上,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们正疯狂地将印着"MADE IN CHINA"的货柜吊装上船,远处海平面上,等待进港的万吨巨轮已排成长龙。就在24小时前,一则爆炸性消息震动了全球贸易圈:美国突然宣
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同意在90天内暂停关税措施。据香港《南华早报》13日报道,分析师预计,随着企业争先恐后地利用这一窗口期运输货物,未来几周从中国发往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运输量将急剧增加。
“选择做海员是因为觉得这份工作浪漫而自由,但是上了船才发现,这份工作偏偏就是没有自由。我们的工资高,但是我们的工资都是拿自由换的,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坐牢,只是坐牢是先挣钱再失去自由,我们是每个月按时给的。”
此次声明的背后,是阴影并未完全脱离美国消费市场:今年4月初美国宣布加征关税,而在那以后首批装载着中国产品的集装箱,在历经近一个月的海上漂流之后,近日已开始运抵美国港口。在如今的关税政策下,仿佛成了“烫手山芋”。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6.94亿吨、同比增长4.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1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2%。感谢您的关注!
各位老铁,最近是不是被河南那啥,跨境电商给刷屏了?又是TikTok小哥直播带货破百万,又是义乌老板吐槽海运价格飞涨,啥情况?原来啊,就在这个月底,郑州要搞两场-武林大会-,主题就是-外贸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