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科学课”点亮锡林郭勒青少年科学梦
6月10日-12日,由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抖音联合主办,内蒙古科协、内蒙古科技馆、锡林郭勒盟科协承办的“流动科学课”(内蒙古站)暨“科普万里行 助力乡村振兴”全区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走进锡林郭勒盟,为锡林浩特市、多伦县6所中小学的万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
6月10日-12日,由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抖音联合主办,内蒙古科协、内蒙古科技馆、锡林郭勒盟科协承办的“流动科学课”(内蒙古站)暨“科普万里行 助力乡村振兴”全区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走进锡林郭勒盟,为锡林浩特市、多伦县6所中小学的万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
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助力北疆文化提升构建起“全域覆盖、精准触达”的政法好声音传播体系把法律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戳海报一起了解从“纸上条文”到“指尖普法”锡林郭勒盟政法系统用科技重新定义法治宣传真正实现了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在祖国北疆书写出政法现代化的生动答卷
六月草原,十万顷绿浪点燃生命之火,点亮发展之光。在锡林郭勒盟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园区,多家煤炭储备企业生产线轰鸣运转,用电负荷增大。但企业负责人却毫不担忧:“园区建设初期,电力服务员就主动上门对接需求,从设备‘体检’到节能诊断全程护航,电力的超前保障让投产毫无后顾
6月10日至12日,以"流动课堂播火种•点燃少年科学梦"为主题的2025年"流动科学课"活动第二站在内蒙锡林郭勒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抖音联合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科学技术馆、锡林郭勒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
本次活动聚焦“新能源”领域,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讲师团,结合中国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项目,通过“流动科学课”“流动科学秀”“流动科普展”等形式,为锡林浩特市、多伦县6所中小学的万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科学盛宴。其中,刘茂昌教授以《氢舞西迁路 匠心铸绿能》和《绿色低碳,氢舞
为贯彻“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6月5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晋率队赴锡林郭勒盟电业局、内蒙古北方甄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5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蒙古国“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乌兰巴托举行。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参赞王洪涛、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特布信、蒙古国生命科学大学校长巴·巴森苏和、蒙古国教育部职业技术司司长那·娜仁格日乐、蒙古国教育部对外合作司司长巴·恩赫巴雅尔
朋友们,你们敢信吗?内蒙古那条传说中的东西高速大通道,今年就要全线贯通了!没错,就是那条横跨草原、连接东西的巨龙——G7京新高速内蒙古段,2025年将成为现实。想想就激动啊,从北京一路飙到新疆,穿越茫茫戈壁和碧绿牧场,速度与美景齐飞!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国家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希望广大少年儿童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锡林郭勒奶酪,中国人自己的奶酪——当锡林郭勒草原的朝阳辉映秦淮河的月色,当游牧民族的千年匠心邂逅现代乳业的科技之光,一场承载自然馈赠与文化传承的乳品美食之旅,将于5月23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启幕!
未来三日内蒙古天气呈现“先雨后晴、北冷南暖”特征。周五全区强降水集中,中西部中雨、东部高温炎热;周末雨势减弱,但北部及东部局地仍有分散性降水。气温波动剧烈:中西部周五低温9℃,周日回升至23-30℃;北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持续低温(夜间4-9℃),伴随5-6级
为进一步深化京蒙协作,推动助企行动走深走实,5月24日,共青团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委员会联合锡林郭勒盟品牌建设促进中心,邀请农牧文创领域青年企业家30余人共赴北京,携优质农畜、文创产品参加北京大兴区古桑文化主题月“青年集市”活动。
“在手机上刷着短视频就能申领失业保险金,所有操作微信公众号里讲得明明白白,现在办事真是太方便了。”5月23日,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市民白先生手机提交失业保险金申请后点赞道。
近日,众多不同地域的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晒出一只跟着主人四处旅行的拉布拉多犬。网贴中,这只拉布拉多被主人装在一个可以移动的笼子里,挂在机动车尾部,跟车而行,笼子外写着:这货晕车。
“今年是我从事锡林浩特市烈士陵园志愿讲解员工作的第三年,我的爷爷、父亲和两位叔叔都是军人,两代人的坚守让我从小就听着军营中的故事长大,那些忠诚、热血与牺牲的片段早就在幼小的我心中埋下种子,让我立志成为讲述红色故事的‘传声筒’。作为志愿讲解员,我希望用生动的语言
从牵引式沙障车,到全自动荒漠化机器人;从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到抗旱草种培育……当下,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一项项科技创新应用让沙地治理更精准、更高效。
午后两点站在赤峰街头,手机天气APP赫然显示31.2℃!翁牛特旗老农摸着晒得发烫的锄头直摇头:"这日头毒得跟三伏天似的!"更绝的是阿拉善盟的拐子湖监测站,地表温度直接飙到35℃,隔壁吉兰泰的骆驼都躲进阴影里直喘粗气。
2024年8月,内蒙古文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在锡林郭勒盟共同主办了2024内蒙古生态文学周暨生态文学名家采风活动,来自全国和自治区的十余位知名作家通过实地采风,以文学之笔展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发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