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故事集《我不擅长的生活》出版
有人讲述自己34岁做电话销售“烦别人”的故事,用幽默调侃无奈;有人偶然开启了一份另类工作——为陌生人写悼词,写了40多份悼词后发现,“原来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一名90后社恐营销编辑,同时也是销售、客服、快递员、摄影师、主播、库房的录入员……每天,小红书社
有人讲述自己34岁做电话销售“烦别人”的故事,用幽默调侃无奈;有人偶然开启了一份另类工作——为陌生人写悼词,写了40多份悼词后发现,“原来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一名90后社恐营销编辑,同时也是销售、客服、快递员、摄影师、主播、库房的录入员……每天,小红书社
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2025年4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甫一上市,即荣登《出版人》杂志4月好书、《新周刊》刀锋4月好书、春风悦读4月好书、探照灯4月好书等重要媒体的好书榜单,并于上市的第二个月实现加印。
历史学家王笛的《中国记事(1912—1928)》一书探讨1912—1928年中国的历史,展示西方人眼中的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和社会变迁。这本书还原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历史场景,讲述这个时期来华的外交官、记者、作家、学者、旅行者像司徒雷登、鲍威尔、史迪威、赛珍珠等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讲座教授,同时兼任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生特邀研究员。
5月30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卫东,文学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教授黄子平,历史学家、澳门大学讲席教授王笛,资深媒体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驻校作家胡洪侠,四位文化大咖,在杭州阅见西湖相聚。
记者黄茜 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2025年4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宏大的视野展示了辛亥革命、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中国参加一战、新文化运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爆发等重大事件,还叙述了中国积极参
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书中以宏大的视野展示了辛亥革命、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中国参加一战、新文化运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爆发等重大事件,还叙述了中国积极参与华盛顿会议、致力
如果你想让四座城市同时“相遇”,只有两个方法:要么,去读写这些城市的书;要么,去倾听来自这些城市的优秀写作者与观察者的讲述。
《中国记事(1912—1928)》,是历史学家王笛七年打磨而成的重磅历史非虚构作品。本书2025年4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甫一上市,即荣登《出版人》杂志4月好书、刀锋4月好书、《新京报书评周刊》4月好书、春风悦读4月好书、探照灯4月好书等好书书榜。
在本书具体的写作中,有哪些非虚构写作的方法,又是如何兼顾到了历史研究的严谨、周密和冷静、客观的?
如今,在中国城市的街头,茶空间正在悄然变形。一边是不断翻新的奶茶品牌和潮流风味,另一边是真实存在着的茶叶店。在福建,茶馆也从不只是饮茶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社会关系的缩影。在茶空间中,人与人的连接不靠标签、不讲履历,而是靠时间泡出的信任,一杯茶水酝酿出的默契。这
《中国记事(1912—1928)》(两卷本),是历史学家王笛七年打磨而成的重磅历史非虚构作品。本书2025年4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甫一上市,即荣登《出版人》杂志4月好书、《新京报书评周刊》4月好书、刀锋4月好书、春风悦读4月好书、探照灯4月好书等好书书榜。
作为一种脆弱又其貌不扬的树叶,茶叶在整个地球上搅动的波澜却惊心动魄。丝绸之路是中国茶传播的最早和最重要的路线之一,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现在的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乃至欧洲。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茶传播的另一条重要路径。明清时期,福建、广东等地的茶叶经由印度洋,传播
一方面,气候危机、人工智能以及人机关系依然是当下的热议话题,就像入选本次榜单的《悬而未决:气候变化的事实和迷思》《关系5.0》等所关注的;另一方面,人们更倾向于抓住具体而微的个体经验,比如重拾对世界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