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R 2025 Spotlight|让机器人实现「自主进化」,蚂蚁数科
第一作者卢昊飞、第二作者吴哲,分别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兴军亮教授长期致力于感知与博弈决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多智能体系统、强化学习及智能决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第一作者卢昊飞、第二作者吴哲,分别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兴军亮教授长期致力于感知与博弈决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多智能体系统、强化学习及智能决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Sakana AI刚刚官宣,第二代「AI科学家」独立完成论文,通过了ICLR 2025 Workshop的同行评审。这是首次完全由AI端到端生成的科学论文,获得了学术高度认可。
兰宇时,MMLab@NTU博士生,导师为 Chen Change Loy。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基于神经渲染的 3D 生成模型、3D 重建与编辑。
iclr vae sota gaussiananything 2025-03-11 13:50 4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征途中,人类一直凭借着智慧与好奇心不断开拓未知领域。如今,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为科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ICLR 2025 接收的一篇论文《MOOSE-Chem: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Redisco
AIxiv专栏是机器之心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机器之心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投稿邮箱:liyazhou@jiqiz
中科院 iclr citygaussianv2 2025-02-05 13:14 8
参考资料:https://x.com/iclr_conf/status/1882140455825297580https://x.com/CVPR/status/1882143261789499575
刚刚,一年一度的AI顶会ICLR和CVPR开始公布录用和审稿结果了!中稿的网友们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
今天,ICLR 2025的discussion phase的ddl已经截止。回看过去14天的讨论过程,可太精彩了!
这两天,ICLR 2025 的 discussion phase 临近截止,截止目前,一篇论文同时征服了所有的审稿人,4个审稿人同时打出了10分、10分、10分、10分,都给出了最高档评级strong accept!(下滑查看高分论文秘籍)
这两天,ICLR 2025 的 discussion phase 临近截止,截止目前,惊现了一篇满分论文,4个审稿人同时打出了10分、10分、10分、10分,这是什么炸裂的存在?!
最近,正处于评议阶段的 ICLR 2025 论文真是看点连连,比如前些天爆出的 ICLR 低分论文作者硬刚审稿人的事件以及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通过 rebuttal(反驳)硬是将自己的平均分拉高 2 分,直接晋升第 9 名的论文。
最近,正处于评议阶段的 ICLR 2025 论文真是看点连连,比如前些天爆出的 ICLR 低分论文作者硬刚审稿人的事件以及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通过 rebuttal(反驳)硬是将自己的平均分拉高 2 分,直接晋升第 9 名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