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皖北人
然后发动了起义,喊出的口号至今都是震撼人心,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价值观可谓是历史上第一次,虽然陈胜吴广失败了,但这口号太有吸引力,后面的起义军风起云涌,直到改朝换代。
然后发动了起义,喊出的口号至今都是震撼人心,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价值观可谓是历史上第一次,虽然陈胜吴广失败了,但这口号太有吸引力,后面的起义军风起云涌,直到改朝换代。
你是否知晓?于安徽亳州博物馆内,存放着一件能让参观者不寒而栗的文物——一把生锈的九环鬼头刀,其刀刃至今还嵌着23块碎骨。这把刀竟然是清末刽子手剐杀捻军领袖张乐行全家的凶器!当年刑场的青石板上浸透了血迹,整整三个月都没能冲刷干净……
1853年的中国,南北同时燃起两把烈火。南方的洪秀全在南京登基称王,北方的张乐行却在皖北农村的粮仓顶上嚼着麦秆——这两位看似毫不相关的起义领袖,即将上演晚清最耐人寻味的权力博弈。
谁曾想南北两大起义军竟联手搞出惊天操作?1857年的江淮大地上,刚经历天京事变重创的太平军,与惨遭僧格林沁铁骑追杀的捻军,突然上演了"抱团取暖"的骚操作。当洪秀全的诏书送到张乐行手上时,这个正在啃烧饼的皖北汉子咧嘴一笑:"给老子封王?行啊!但别指望我听你们拜上
1863年的一个寒夜,皖北平原上火光冲天。清军将领僧格林沁盯着刑架上血肉模糊的男人,狞笑着问:"沃王,滋味如何?"被剐了八百多刀的张乐行吐出血沫:"比不上你祖宗当奴才的滋味!"这个场景,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最特殊的农民起义军——捻军的最后篇章。
太平天国在南方闹得风风火火的时候,北方的捻军也扛起了反清大旗,不过他们一开始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就是一群“居则为民,出则为捻”的农民游击队,平时种地,有事了抄家伙打劫官府、抗捐吃大户,活脱脱像“季节性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