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GOG第五日精彩回顾: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场报道
第15届北京大学消化肿瘤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年会从2025年6月10日持续至15日,全面开启消化肿瘤领域学术盛宴。6月14日下午,会议进入第5天学术日程。本场会议聚焦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焦点议题,举行了一场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学术分享会,吸引众
第15届北京大学消化肿瘤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年会从2025年6月10日持续至15日,全面开启消化肿瘤领域学术盛宴。6月14日下午,会议进入第5天学术日程。本场会议聚焦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焦点议题,举行了一场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学术分享会,吸引众
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精密的系统,其正常功能的维持依赖于多个调控机制的协同作用。其中,神经内分泌体系在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生理功能及适应外界变化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目的是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自己体内的这个重要体系。
众所周知,病理检查是肿瘤诊疗的金标准,其中免疫组化(IHC)的结果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及预后尤为重要。很多肿瘤患者和家属在拿到病理报告后,都苦于看不懂免疫组化指标而无法对医生的治疗进行判断,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Delta样配体3 (DLL3)是Notch配体家族一员,在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很少表达,DLL3的肿瘤表达特异性使其成为了治疗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潜力靶点之一。
在所有三个治疗领域的推动下,以固定汇率计算,2025年上半年的总销售额增长11.4%[1],以报告汇率计算增长9.7%。其中,罕见病增长95.7%,神经科学增长9.7%,肿瘤增长6.4%;上半年核心营业利润为6.56亿欧元,增长21.9%,核心营业利润率占总销
6月23日,港交所披露,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立志博”)上市聆讯获通过,公司将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
该博主的妻子于16日下午在其账号上发布讣告:爱夫魏盟盟先生,于2025年6月13日因突发脑出血,经全力抢救四天后不幸离世。
2025年最新研究发现,感恩不仅是美德,更是"身心调节剂"。坚持8周,你的大脑、免疫系统、人际关系将发生惊人改变!
“医生,体检报告说胰腺有个‘小东西’,不痛不痒,但听起来像颗‘定时炸弹’?”——这是门诊最常听到的担忧。别慌!它可能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一个既狡猾又“可谈判”的对手。
小细胞肺癌是最具侵袭性和破坏性的实体瘤之一,这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上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虽说仅占肺癌病例总数的 15% 左右,但预后极差,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一年左右,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7%。
在2025年ASCO大会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公布了DB-1310的研究结果,这款药的靶点是HER3,在123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近31%的患者肿瘤病灶缩小超过30%,疾病控制率达到了84%,在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应答率达到了44
今年以来,内地企业奔赴港股上市的热情不断高涨,形成了一股显著的潮流。在提交的450家备案申请企业中,计划赴港上市的企业多达248家,显示出对港股市场的浓厚兴趣。在排队上市的各家企业中,不乏多家拟A+H上市的A股公司,以及各类明星企业。随着A+H上市正在进入高潮
消息面上,6月2日,再鼎医药宣布,正在进行的全球1a/1b期临床研究的更新数据将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壁报展示环节中公布。该研究评估了Delta样配体(DLL3)抗体偶联药物(ADC)zocilurtatug pelitecan(ZL-
在医学领域,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因其独特的特性和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备受医学专家和患者关注,尤其是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作为NET的重要分支,其显微镜下的特征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分泌功能和生长特性。这些细胞在人体各处都有分布,尤其在消化系统如胃、肠、胰腺等部位最为常见。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很容易被忽视。那么,在早期诊断方面,目前医学上有哪些较为有效的检查手段?这些检
化疗和放疗是最常用的癌症治疗手段,就杀伤癌细胞来说,它们都是很有效的,但是,它们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所以出现了副作用。因此,开发新一代抗癌药的关键思路就是四个字:精准杀伤!
南京2024年11月22日/美通社/ -- 2024年11月22日,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立志博")自主研发、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抗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LBL-024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