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文脉 灼灼其华——秀容书院的精神启示与当代回响
岁月长河中,许多建筑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忻州古城的秀容书院便是其中的典范。它植根于一千年前的忻州儒学,现存书院碑记记载:“忻州至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无书院。忻州牧鲁公,倡捐四千金,始立此书院。”“将余金发交典行,量取薄息,以资永图。”“每年山长束脩
岁月长河中,许多建筑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忻州古城的秀容书院便是其中的典范。它植根于一千年前的忻州儒学,现存书院碑记记载:“忻州至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无书院。忻州牧鲁公,倡捐四千金,始立此书院。”“将余金发交典行,量取薄息,以资永图。”“每年山长束脩
山西的地形地貌堪称易守难攻的典范,它处在太行山与黄河之间,北侧有长城与内蒙古高原进行分割,而向南则通过地理高差俯视中原,在其中部是由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冲刷出的连片盆地,是山西省内的粮食主产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