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独家首发 | 波伏瓦《青春手记》:成为朋友眼中的“海狸”,更成为滚烫的自己
西蒙娜·德·波伏瓦一生有过三个时期曾求助于写日记来帮助自己面对“人生的断裂”,分别是进入索邦大学求学期间、二战和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其中记录她青春韶华的《青春手记》于其诞辰100周年时在法国出版。
西蒙娜·德·波伏瓦一生有过三个时期曾求助于写日记来帮助自己面对“人生的断裂”,分别是进入索邦大学求学期间、二战和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其中记录她青春韶华的《青春手记》于其诞辰100周年时在法国出版。
波伏瓦有分栏写作的习惯,1926年,她进入索邦大学学习,并开始写笔记。将一本普通的细方格硬皮笔记本分成两栏,左边较小的那一栏记录正在阅读书籍的片段,右边较大的那一栏内容更繁杂些,大部分是日记或随想,也夹杂着写给朋友的书信底稿、小说构思的提纲、学习计划或年度总结
波伏瓦与妹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同谋”二字来概括。如果说在家庭内部,西蒙娜把母亲置于自己的对立面,那么所幸的是她也同时得到了贯穿其生命的精神同盟,也就是她的妹妹艾莲娜·德·波伏瓦,大家也亲昵地称她为宝贝蛋,或者是布娃娃。
本次活动特地请来《青春手记》责编缪老师在群内定期做分享。缪老师分享的内容非常精彩,她提到了自己对《青春手记》感受最强烈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真实、热烈和严苛
首先是波伏瓦与母亲的关系,可以用“逃离”与“和解”这两个关键词来概括。她的母亲弗朗索瓦兹·德·波伏瓦出生于凡尔登的一个虔诚又富裕的资产阶级大家庭。她长相出众,精通音乐,声音也非常甜美,在那个年代可以找到一个殷实的家庭进行联姻。但当时她爱上了她的表兄夏尔·尚皮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