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扫射英军战俘,中国渔民冒死营救,不该被遗忘的“里斯本丸”
日军把英国战俘藏进货船底部,想要瞒天过海、悄无声息的把战俘们送到日本做苦工。
日军把英国战俘藏进货船底部,想要瞒天过海、悄无声息的把战俘们送到日本做苦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最终赢得伟大胜利,为捍卫人类尊严、重建世界和平立下不朽功勋。然而,总有一些杂音,企图歪曲、掩盖中国在二战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939年冬的昆仑关,像一块烧红的铁砧。白崇禧指挥15万桂军将士扼守关隘,日军第5师团像一群红了眼的恶狼,嚎叫着扑上来。
1939年11月7日,河北涞源县黄土岭,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被八路军击毙。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之一,也是日本陆军自明治维新以来首次有中将战死。
1938年7月的广岛,蝉鸣声裹着濑户内海咸涩的海风,吹拂过师范学校礼堂的彩色玻璃。21名少女将毕业证书紧紧贴在胸口,她们的指尖还残留着钢琴房的松香与剑道场的竹刀划痕。这些即将成为小学教师的姑娘们不会想到,当她们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以教育报国"的誓言时,命运正在
1940年5月16日,湖北南瓜店。日军士兵围住一名满身是血的中国将军,刺刀刺进他的胸膛,他却仍挺直脊背怒视敌人。枪声停息后,日军指挥官发现他的身份——张自忠。更令人震惊的是,日军竟集体脱帽,向这位死敌敬礼。
1940年12月6日,豫东平原的北风裹挟着黄河故道的腥气,在江村寨上空盘旋。这座本该在三年前就被洪水吞噬的孤岛,此刻正经历着比天灾更残酷百倍的人间炼狱。
1944年寒冬,青州城的北风裹挟着雪粒子,打在城墙上发出沙沙的响声。日军司令部地下室的铁门紧闭,里面存放着从华北各地搜刮来的十万两黄金,这些都是侵略者掠夺中国百姓的血汗钱。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44年12月11日,日本冲绳岛上一列火车,载着210名士兵、弹药和几名平民,在一声巨响中化作火海,220条生命瞬间消逝。这不是战争中的正面交锋,而是日军自己管理失误酿成的惨剧。整整75年后,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才重见天日,揭示了战争末期日军的混乱与无能。
包森第一次听说武岛骑兵,是在一次情报简报会上,特工递上来的纸条上,只有几行字:“关东军调武岛骑兵中队入冀,目标盘山。”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八年血战里,无数士兵用血肉抵挡日军铁蹄,但关于国军“精锐”的争议从未停歇,他们究竟是消耗了老本,还是在战火中锻造出新锐?拨开历史的迷雾,答案或许比想象得更复杂。
冯汉英,1941年秋,被俘、拒降、反击,他赤手空拳夺刀斩杀日军联队长与副队长,当场毙命。
1943年深秋的华北平原,寒风裹挟着沙尘掠过枯黄的田野。在河北某县的抗日根据地,一间土坯房里,煤油灯昏黄的光晕下,八路军某部连长陈大勇正盯着墙上的军事地图眉头紧锁。日军新设立的炮兵阵地像一根毒刺,日夜威胁着周边村庄和八路军的补给线,必须尽快拔除。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暮春四月。北京,这座古老而雍容的帝国都城,正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与不祥所笼罩。朝鲜,这个数百年来对大明王朝屏息恭顺、岁岁来朝的东方藩属,雪片般的告急文书正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一封接一封地冲破宫城的宁静,直抵中枢。驿卒们形容枯槁,马蹄
1942年2月的一个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军战俘营内,一名被囚禁在不足两平方米木笼中的八路军战士悄悄活动起来。这个连解手睡觉都被迫在笼内完成的囚徒,将用一根铁丝改变十几名战友的命运。
1943年5月22日,鄂西山地暴雨如注。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站在望远镜前,看着长江三峡口的石牌要塞若隐若现。他的目标直指重庆,这座支撑中国抗战的最后堡垒。此时的日军已集结10万兵力、300门重炮、200架战机,扬言“一周内拿下石牌,让蒋介石迁都西昌”。
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四周侦查,却发现周围没有埋伏,端着枪走到车跟前,却在车里发现了满满一车弹药,和一个已经死去的日本士兵。
1944年1月7日上午,日军一架由济南飞往青岛的战斗机起飞不久,由于机械故障,一头扎在昌邑县东利渔村附近的一条小河沟里。当地渔民发现后,立即跑回村向村长王永松做了汇报。王永松急忙找来民兵连长徐广进,组织几个民兵赶往坠机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