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京师沿长城“五口”的战略布局与边疆治理
清朝康熙三十年年末(1691年),为应对准噶尔部威胁及巩固北疆统治,清廷在京师周边长城沿线自东向西确立五处关键通道(“口”),形成“北控草原、南屏京师”的战略布局。这五处“口”均选址于长城险要关隘,兼具军事防御与交通枢纽功能,具体为:
清朝康熙三十年年末(1691年),为应对准噶尔部威胁及巩固北疆统治,清廷在京师周边长城沿线自东向西确立五处关键通道(“口”),形成“北控草原、南屏京师”的战略布局。这五处“口”均选址于长城险要关隘,兼具军事防御与交通枢纽功能,具体为:
林则徐被朝廷流放前往伊犁,路经精河五台时(托霍木图军台)留宿一夜。当时的见闻与情景,他在《壬寅日记》(又名《荷戈纪程》)中有过记载,正是这次停留,他与五台的饮食有过交际,便有一段流传的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