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山岳,两种人生,杜甫与刘禹锡的咏山诗词
艺术手法:运用写实笔法,如“齐鲁青未了”以宏观视角展现泰山山势绵延;“阴阳割昏晓”通过光影对比强化空间纵深感。同时善用象征,“会当凌绝顶”既是对自然高度的征服,更是对人生理想的隐喻。
艺术手法:运用写实笔法,如“齐鲁青未了”以宏观视角展现泰山山势绵延;“阴阳割昏晓”通过光影对比强化空间纵深感。同时善用象征,“会当凌绝顶”既是对自然高度的征服,更是对人生理想的隐喻。
24岁,正是人生黄金年华。此时的唐朝,正处开元盛世;杜甫的父亲尚在,虽然只是小小司马,至少衣食无忧。几年前,杜甫就漫游了吴越一带,见识了不少奇山异水。这次,洛阳赶考,虽然名落孙山,但一点没有影响其情志,这不,又开始北游齐、赵了。这天,杜甫来到了五岳之首的泰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