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头版关注:黄鹤归来四十载 千年名楼映新潮
四十年间,黄鹤楼以“楼魂不灭,城志永昌”的倔强风骨,用飞檐斗拱勾勒出文化传承的脉络,青砖黛瓦铺展着生态守护的画卷,惠民举措谱写出民生普惠的诗篇,在时光长河中始终与城市同频共振,绽放着历久弥新的精神光芒。
四十年间,黄鹤楼以“楼魂不灭,城志永昌”的倔强风骨,用飞檐斗拱勾勒出文化传承的脉络,青砖黛瓦铺展着生态守护的画卷,惠民举措谱写出民生普惠的诗篇,在时光长河中始终与城市同频共振,绽放着历久弥新的精神光芒。
“砰——”1911年10月10日,那划破武昌夜空的枪响,于今已化作车轮下的轰鸣。2025年6月21日,武汉“首义巴士”将载着现代人,穿越113年的漫长岁月,历时2小时重走改变中国命运的起义之路。这不仅是条旅游线路,更是一辆开往历史的时光机。
似乎是一种革命缘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首义革命、与孙中山先生、与孙中山生先生的后人—孙穗英,形成了不可磨灭、世代传承的情缘。
《罗汉钱》是沪剧现代戏里程碑式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丁是娥等五位沪剧表演艺术家演绎的版本被奉为时代经典。2023年,为纪念丁是娥诞辰100周年,《罗汉钱》再次复排。70多年来的代际传承,《罗汉钱》成为上海沪剧院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