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穿越时空的音乐党史课
6月27日上午,湖滨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班在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政协委员、知名文化人李鸿雁以《歌声飘过100年》为题,通过对30首经典红歌的生动演绎,为180余名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堂穿越时空的音乐党史课。
6月27日上午,湖滨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班在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政协委员、知名文化人李鸿雁以《歌声飘过100年》为题,通过对30首经典红歌的生动演绎,为180余名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堂穿越时空的音乐党史课。
1935年6月18日,罗汉岭的枪声撕裂了黎明,却让一个灵魂的绝唱化作永恒。当瞿秋白高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当那句"此地甚好"成为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注脚,36岁的生命已熔铸成信仰的丰碑。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推出《秋白风骨九十年》专刊,以此纪念瞿秋白同
1976年,毛泽东的身影格外消瘦,整个中南海都明里暗里在等着点什么。没人会忽视他长时间卧病在床的事实,医生们一会儿是301医院,一会儿又是305医院的人换上去,光靠病榻并不能让人软弱——不过想要自己站起来,这件事他已经做不到了,更别说拄着拐杖慢慢走几步。即便如
中文,对于使用中文的人来说,其实也好像在读天书,无论是学者,还是国学大师,同样也是一脸的懵逼,这个意思就是说,有的话或者说是词语,也未必真的能懂。于是,有人说,看书时,完全靠领会,否则的话,即使是读过了,也未必能明白说的是啥意思。但要知道,这还是新文化运动以后
2016 年,南开大学一间病房里,59 岁的艾跃进教授在生命最后时刻做出一个举动,紧握双拳、眼含泪水,用尽最后气力唱响《国际歌》。
在中国,《国际歌》曾经有萧三、瞿秋白等多人、多语种的翻译版本。但是当我在木黄会师纪念馆中看到这份1934年游击队员手抄的《国际歌》歌词时,甚感意外和惊讶。
在中国,《国际歌》曾经有萧三、瞿秋白等多人、多语种的翻译版本。但是当我在木黄会师纪念馆中看到这份1934年游击队员手抄的《国际歌》歌词时,甚感意外和惊讶。
1930年深秋的长沙,阴雨绵绵。29岁的杨开慧在潮湿的牢房里,用指甲蘸着伤口渗出的血,在泛黄的纸上一遍遍描画三个儿子的名字。信纸缝进贴身衣襟,针脚细密得仿佛要把所有未说尽的爱意都藏进去。
林小北划动手机屏幕时,指尖在某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女生照片上突然刹车。照片里女生站在"挑战杯"大赛展板前比着剪刀手,简介栏赫然写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三,寻找饭搭子优先"。
1933 年初,日军已基本上完成对东北全境的占领。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公开声明,满洲治安已进入第三时期,即最后完全"消灭匪贼"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