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一手创办南开大学,晚年想参加南开校庆,为何却惨遭拒绝?
1950年10月17日,年届75岁的张伯苓一大清早就满怀兴致地起身洗漱,用过早餐后,他换上一套正式的服装,准备前往参加南开中学的校庆活动。
1950年10月17日,年届75岁的张伯苓一大清早就满怀兴致地起身洗漱,用过早餐后,他换上一套正式的服装,准备前往参加南开中学的校庆活动。
1975年,蒋介石卧病在床,气息微弱,身边守着的却不是部下,也不是老友。蒋经国低头倾听,父亲声音已沙哑,却反复念着张伯苓的名字。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晚年蒋介石似乎只想和儿子提它,可蒋经国听得满头雾水。蒋介石到底在想什么?他为什么在最后的时刻,不是念叨天下兴亡,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这样界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个定义中,“传道”摆在首位。
5月29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言人带你领略津派文化·走进北辰”专场新闻发布活动。北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贾春宁,北辰区文旅局局长米洪健,北辰区教育局局长韩颜洁,北辰区双街镇党委书记付振柱,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景艳娜出席,带大家一
百年薪火,育才兴邦。如今,北辰作为基础教育新高地、五育融合示范区,汇聚优质教育资源,传承先贤精神,朝着建设教育强区、体育强区的目标奋进,续写百年育才华章。
1876 年,张伯苓出生在天津的一个书香世家,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了他聪慧好学的品质。然而,家道中落的变故让他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先是借读因同学逃学而中断,后又幸运地进入义学继续学业。14 岁时,心怀报国之志的张伯苓,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洋水师学堂。
1975年4月5日,台北士林官邸的樱花正簌簌飘落。88岁的蒋介石躺在雕花木床上,氧气面罩的雾气时浓时淡,像极了民国三十八年撤离南京时江轮上的晨雾。守在床边的蒋经国忽然听见父亲含混的呓语:"伯苓先生……南开……教育……"这个陌生名字如惊雷炸响,震得他手中温热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