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画 | 赵之谦《芙蓉》
吴昌硕(1844-1927)题跋:辛亥(1911年)中秋,笙伯客武昌,兵民交哄,箧中所携卷轴甚夥,一时散佚无遗。壬子(1921年)春仲,友人以悲盦画索售于沪上,老缶展视,知为笙伯故剑,亟归之。笙伯狂喜,属记其因,岂所谓历劫不靡者耶!缶翁。钤印:苦铁近况
吴昌硕(1844-1927)题跋:辛亥(1911年)中秋,笙伯客武昌,兵民交哄,箧中所携卷轴甚夥,一时散佚无遗。壬子(1921年)春仲,友人以悲盦画索售于沪上,老缶展视,知为笙伯故剑,亟归之。笙伯狂喜,属记其因,岂所谓历劫不靡者耶!缶翁。钤印:苦铁近况
题识:前有尊酒行。东邻老儒谭道业,锦屏醉拥如花妾。夜闻候吏报除书,除书不下心烦热。西菴老僧谈苦空,朝朝拔刺谒王公。王公白眼来听法,扬扬座上暘玄风。不如眼前一杯酒,清茗苦菜招红友。心中有事口即传,不省真空与妙有。借问先生真不真,高歌一曲杨柳春。庚申,芥子图书。
郭味蕖是一位有着深厚传统艺术积淀的艺术家,他出身诗礼之家,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也有着坚实的传统中国画技法基础。他长期沉浸于古典作品的临摹与研究,对中国古代绘画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全面的认识,其传统文化修养与艺术史眼光在当时众多画家中显得尤为突出。然而,传统
网友@popo表示:中国书法追求文人情趣,一般比较内敛,即使个别张扬一些的,也都是内蕴其精神内核,不是一味追求视觉上的刺激,所以在某些宣传海报上并不适合。反而是武士体更适合短时间内视觉刺激的需求。但是如果是书法交流,选送一幅“武士体”,那品味就略显低下了。
这是当下一种无可回避的状况。然而,不战而躺平却又非有担当的勇者行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的展览作品似乎在回应着这一拷问。这批年轻学子挥笔濡墨泼色烫金……在从传统伸手与借当下展示的策略中,透露出他们对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自身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