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祥勇:我们那时的“红小兵”
“红小兵”的前身叫少先队,少选的全称叫“中国少年先锋队”,许多时候,我们用的是简称。在20世纪的文革前期,祖国江山一片红,紧跟时代潮流而换了名词。到了1978年,又改回了原来的称谓。不管怎么叫,标致的红领巾没有变。鲜艳如同国旗的颜色,是少儿时代一种荣誉的象征。
“红小兵”的前身叫少先队,少选的全称叫“中国少年先锋队”,许多时候,我们用的是简称。在20世纪的文革前期,祖国江山一片红,紧跟时代潮流而换了名词。到了1978年,又改回了原来的称谓。不管怎么叫,标致的红领巾没有变。鲜艳如同国旗的颜色,是少儿时代一种荣誉的象征。
他是一个广东客家的农村孩子,成长为光明日报的总编辑,绝非偶然。参加过解放战争的父亲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平反),对他的性格是一种磨炼;与家人一起被遣返农村,从事超出他体力的劳动,对他是一种身心的淬炼;当不上红小兵上不了高中,对他又是一种韧性的培育。他早就做好了准
小京班,顾名思义就是小孩子排演的京剧班。1970年代,现代京剧风靡全国,1969年,当时的南长、崇安、北塘等四个区分别成立了主要由小学生排练的课余剧组,排练节目主要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现代京剧,这些课余剧组就被称为小京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