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甲钴胺后,怎么知道神经修复的好不好?留意身体的5个变化
我在门诊经常被问到:“医生,我吃这药快三个月了,是不是该好了?”我一般不会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因为这话不负责任。神经修复,确实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来得快去得快,它更像是种树,播了种,还得等它慢慢长。
我在门诊经常被问到:“医生,我吃这药快三个月了,是不是该好了?”我一般不会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因为这话不负责任。神经修复,确实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来得快去得快,它更像是种树,播了种,还得等它慢慢长。
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中,哪一类最容易被忽视,却最影响生活质量?医生在门诊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脚底像踩棉花,晚上睡觉火烧火燎。”这不是普通的疲劳,而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
“为什么血糖控制得很好,脚却越来越麻?”门诊中,一位62岁的糖尿病患者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的空腹血糖一直维持在6.5 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也在7%上下,标准意义上“控制达标”。
人这一辈子,走南闯北靠的是一双脚。可就是这两只脚,有时候却比嘴还“会说话”,一张嘴说不出口的毛病,它能悄悄提醒你。特别是血糖出了问题,脚上的“信号”往往最先响起。
你以为是“走多了累”,其实是糖尿病惹的祸;你以为“抽筋是缺钙”,结果是血管都烂了。人到中年,腿脚就像家里的老水管,平时不响,一响要命。
如果你或家人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患病多年、血糖控制波动大,那么可能已经开始关注一些“后遗症”的话题,比如手脚麻木、针刺感、烧灼感、走路像踩棉花,这些听起来陌生、但很常见的症状,其实都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