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能源领域的“超级引擎”,何时驱动全球经济飞驰?
可控核聚变行业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能源产业之一,其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根据技术路径的不同,可控核聚变可以分为惯性约束和磁场约束两大类。其中,磁场约束技术,尤其是托卡马克装置(Tokamak),因其较高的研究成熟度而成为主流。
可控核聚变行业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能源产业之一,其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根据技术路径的不同,可控核聚变可以分为惯性约束和磁场约束两大类。其中,磁场约束技术,尤其是托卡马克装置(Tokamak),因其较高的研究成熟度而成为主流。
当前股价9元左右,公司是核电设备领域核心供应商,在核级压力容器制造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其研发的特种金属材料可耐受核聚变装置的极端环境,已参与我国第四代核反应堆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
5月1日,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提前两个月启动总装,目标2027年建成;4月30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宣布完成“电磁心脏”——全球最大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组件建造。而早在今年1月,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已实现1亿摄氏度、1066
在即将到来的能源新时代,我们正迈向一个充满无尽可能的前沿领域:可控核聚变产业链。是否渴望见证人类能源领域的根本性变革?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颇具潜力的尖端科技,揭开可控核聚变的神秘面纱!
高温超导材料(如REBCO带材)的磁场强度已突破25特斯拉,显著提升磁约束效率。例如,合肥BEST装置采用高温超导磁体,体积仅为ITER的1/10,建设成本降低70%。
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宏观量子现象,在电力能源、医疗装备、交通运输、量子信息计算、国防工业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未来前景。由于核聚变需要超高的磁场对等离子体进行约束,因此需要大电流的产生,这就需要用到超导材料。
2025 年 5 月可控核聚变领域重大进展1. 中国新一代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三号”:成功达成原子核温度 1.17 亿度、电子温度 1.6 亿度的突破。在等离子体约束技术方面,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成果意味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迈出了坚实且具有里程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