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天敌出现了?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专吃病毒的生物
病毒形态虽然千变万化,但是结构上比较简单,说白了就是一个蛋白质外壳包着遗传物质(DNA或RNA),缺乏独立代谢的能力,所以必须依赖于宿主细胞才能完成复制,最终还会导致宿主细胞破裂并释放大量新病毒。
病毒形态虽然千变万化,但是结构上比较简单,说白了就是一个蛋白质外壳包着遗传物质(DNA或RNA),缺乏独立代谢的能力,所以必须依赖于宿主细胞才能完成复制,最终还会导致宿主细胞破裂并释放大量新病毒。
我们常听到“HIV离体瞬间失去传染性”的说法,但“瞬间”究竟是多长时间?这一表述源于对病毒脆弱性的科普简化,却可能引发误解。例如,实验室研究中血液离体的病毒可存活数小时,而日常接触风险却趋近于零。如何界定“瞬间”的科学内涵?需从病毒特性与传播条件综合分析。
Lynn Margulis,这个名字,大部分人不知道。说到进化论,大家都会想到达尔文,《物种起源》名震天下。但她的工作,至少在20世纪的生物学领域,影响不亚于达尔文,只不过被长期边缘化,甚至一度被嘲笑。
在当下注重卫生与健康的时代,消毒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而次氯酸消毒液,正逐渐以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次氯酸消毒液。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范敏锐团队,联合西湖大学研究员吴旭冬团队、复旦大学研究员张金儒团队和浙江大学研究员苏楠楠团队,首次解析了病原体、植物叶绿体腺苷三磷酸(ATP)运输蛋白的三维结构及运输ATP的分子机制,为设计药物治疗相关疾病以及改造蛋白提
2025年2月2日,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演员大S因流感在日本不幸离世,这一事件为日本肆虐已久的流感疫情添上了沉重又悲伤的一笔。自去年9月起,这场流感在日本持续蔓延,截至目前,累计确诊病例已高达950万,如此庞大的数字,让人不禁心生恐惧,流感为何如此致命?它
医生表示,按照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对流感病例分型,包括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病毒一直是令人谈之色变的存在。从古老的天花病毒到近年来的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它们如同神秘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在人群中传播,引发各种疾病,甚至导致大规模的死亡。然而,病毒并非只是人类健康的“天敌”,它们在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复杂而重要的
入冬以来,寒意渐浓,感冒如同隐匿的阴影,悄然在 55 岁的林女士身边徘徊。起初,看到身边的人接二连三地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林女士只当是冬季寒冷,大家不小心着了凉,并未往流感病毒那方面去想。她依旧保持着晨练,与老友们相聚聊天的习惯。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唐红教授团队在AASLD 2024摘要中发表了关于HBV相关肝癌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HBV可能通过上调GRP78-GLUT1通路增加宿主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促进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肝癌发生。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唐红教授团队在AASLD 2024摘要中发表了关于HBV相关肝癌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HBV可能通过上调GRP78-GLUT1通路增加宿主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促进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肝癌发生。
许多人在感冒时急着拿抗生素,希望能尽快恢复健康。然而,医生常告诉我们“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治不了”,这让人困惑。今天,我们来深入浅出地了解一下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病毒与细菌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抗生素不能治感冒。
宿主细胞蛋白 (Host cell protein, HCP) 是宿主细胞 (CHO, HEK293, E.coli, Sf9等) 生产或编码产生的非目标蛋白,是生物药物中过程相关杂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绝大多数宿主细胞蛋白(大于99%)均在下游工艺中被去除,
病毒,作为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为古老且广泛存在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无法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和能量系统来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病毒的存在对生物圈的平衡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
病毒,这个我们生活中时常听到的词汇,究竟是什么?它似乎无处不在,但又难以捉摸。事实上,病毒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微生物。它既不像细菌那样能独立生存,也不像寄生虫那样活跃在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