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繁花似锦的五月,迎来了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围绕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举办陈列展览、公众互动和传统文化体验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以博物馆独特的“硬核”魅力,实现了一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繁花似锦的五月,迎来了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围绕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举办陈列展览、公众互动和传统文化体验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以博物馆独特的“硬核”魅力,实现了一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5月18日,由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和中国 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天工开物——镜像·中华手工艺”展览在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展。展览以“镜像”为载体,以中华手工艺为主题,赓续中华文脉,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在互鉴交流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同学们,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性是什么?”“司马迁如何评价张骞出使西域?”4月9日,在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第一单元“大一统”展厅现场,讲解员用问答的方式为前来研学的同学们细致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对大一统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所具有的重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快速传播,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它从单纯的历史文化守护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
中国大地的骨架由无数雄伟山脉构成,它们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中华民族的璀璨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