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给中国的6大教训,第1最深刻,第4让人联想到抗美援朝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的平静被炮火打破,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拉开了俄乌冲突的序幕。对于中国来说,这不是一场遥不可及的冲突,而是摆在眼前的活教材。我们得睁大眼睛,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面对未来可能的挑战,不能掉以轻心。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的平静被炮火打破,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拉开了俄乌冲突的序幕。对于中国来说,这不是一场遥不可及的冲突,而是摆在眼前的活教材。我们得睁大眼睛,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面对未来可能的挑战,不能掉以轻心。
“2001年3月,先别排播,形势有变。”复兴路的一间小审片室里,负责年度编排的工作人员放下遥控器,小声对在座同事提醒。那天,30集电视剧《抗美援朝》已经完成全部技术流程,只差最后一纸播出时间表。谁也没想到,一句轻描淡写的话,竟把这部斥资数千万、动用17国力量拍
从1949年10月~1950年2月,他率领第4兵团执行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任务,4个月行程4000公里,进行了广东作战、广西作战和滇南战役,歼敌15万人,俘虏将校级军官1000多人。
此时,毛泽东的案头摆放着一份至关重要的名单,上面写着粟裕、林彪、彭德怀等将领的名字,然而,另外一位“军神”刘伯承却并未出现在这份名单之中。这一历史抉择,多年来被后世反复研究和揣摩,其中实则交织着个人健康状况、军事布局以及时代使命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博弈。
斯大林没松口,说怕把美国卷进来,东西两大阵营刚稳住,不想撕破脸。
1950年10月,夜风掠过鸭绿江面,江水翻涌,岸边依稀还有炮声的余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部队列队,汽笛呜咽,很多人神情凝定,行李简略。穿着单薄棉衣,胸口别着纸牌,写着父母名字或老家地址。有人甚至手里握着一只新买的搪瓷缸,还没来得及灌满热水。那场战争的开头,其实没
“这孩子就是我的孙子希望他今后无论身在何方都能传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为国家作出贡献。”这是95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哈军工老教员李文煊对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生王传霖最真挚的祝愿近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李文煊身着军装、佩戴军功章前来见证老人不顾战场
丹东市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童心致敬英雄——少儿故事大赛”已全面开启。引领学生深刻解读大赛主题,准确选取故事素材,是本次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丹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大赛同步推出了“抗美援朝”主题书展,为参赛学生提供灵感源泉与史料支持。书展将持续到10月末结
俄乌冲突拖到现在,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总结起来,有六大点特别值得我们深思。第一点最扎心,直接戳中大国命脉;第四点,又让人忍不住回想起抗美援朝那段艰苦岁月。
父亲姓钟,名其伟,字汝霖,1927年生人,后来一直用的名字钟汝霖。父亲的童年是很不幸的,爷爷三十多岁因病去世,奶奶三十多岁守寡。奶奶一个人撑起这个家 ,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一个叔叔饿死了,姑姑出生几天,就送到南雄县给人当童养媳,因为实在养不起。还是父亲解放后当兵
我叫朱庆南,1928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南耒阳县大义乡石镜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父在乡间行医为业,父亲朱辉韫老实忠厚,母亲陈菊贞勤劳节俭,生育四男一女,我在兄弟中排序第三。父亲在我5岁那年病故,母亲在我12岁那年也病逝了。我跟随二哥朱福祥生活,放学之余就干农
抗美援朝的战火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那峥嵘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惜流血和牺牲,他们用铮铮铁骨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筑起了中国的钢铁长城,使美国人从此承认新中国是一个巨人,才有了今天的和平。这里要说的峥嵘岁月里铮铮铁
1959年,美国公映了一部名为《猪排山》的影片,其故事源自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与美军围绕一座名为猪排山(我军称石砚洞北山)的山头展开的反复争夺战。
田世兴,笔名老田地,1929年7月生于山东省昌乐县。1953年1月,响应祖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经青岛铁路分局批准,会同铁道部系统五千余名职工,换上志愿军新冬装分批入朝,抢建龟(城)殷(山)铁路。毛主席命令:“一月入朝、二月开工、四月完成”。因为
桌上是作战地图,墙角一把折断的藤椅,180师全军覆没,军长韦杰,下落不明。
2021年9月3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下沉式纪念广场举行,109名为国战斗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英烈终于在祖国大地上安息了。
2020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首次公布了毛岸英牺牲的细节,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思念。
当我们观看“抗日神剧”时,又有多少人还能忆起1950年在朝鲜战场爆发的那场保家卫国之战——“抗美援朝”呢?对年轻一代而言,这场战争或许已被淡忘,即便曾有所耳闻,也未必深入了解。
抗美援朝,这名字一说出口,脑子里立刻蹦出来冷气逼人的雪野,还有运动战和火力互拼。但其实你要真扒拉开看,会发现有些事记录里根本没有,也没有人愿意多嘴讲。当年指挥官的呼吸和生死,全战争的走向,甚至背后角力的微妙,都在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里。
抗美援朝的叙述至今还是容易被讲成口号,但很多绕不过去的细节,怎么讲都像蒙着一层雾让人抓不着,只觉得一时间机器嗡嗡、灯火摇曳,拼命往前冲。1950年10月底,美军联合所谓的“联合国军”裹挟着十七国旗号,一头扎进朝鲜北部炮火。鸭绿江边,数不清的志愿军战士在那个风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