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专家走进云南 为滇西地区学生送教上门
上海多所高校组建专家团队,跨越山海,走进云南,开展“阅见彩云之南,共筑书香社会”——读红色经典做信仰传人(第五季)之沪滇文化交流活动,送教上门。
上海多所高校组建专家团队,跨越山海,走进云南,开展“阅见彩云之南,共筑书香社会”——读红色经典做信仰传人(第五季)之沪滇文化交流活动,送教上门。
青春不散场,梦想正启航。近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青春万岁”毕业狂欢夜热力开场。此次由联通公司主办的活动,集结校园才艺达人与临沧本土知名歌手,以歌舞盛宴为毕业季注入澎湃活力。
“滇西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腾冲市滇西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娟介绍,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壮美篇章。
“创业是为了什么?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在2025年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云南选拔赛举行期间,来自云南省普洱市的“创业达人”李镕君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
云南省青年创业协会是由省内青年企业家及创业青年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五年来,协会在共青团云南省委的指导下,建设运营云南省青年创业园、孵化青创企业276家,打造数字云南青创直播基地,孵化了滇西小哥、云南小花等青创团队,助力云品出滇。积极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
在《缅宁志》及相关史料中,蒸茶作为临沧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载着中原工艺的影响,也蕴含着边疆民族的智慧。这一工艺在临沧的历史脉络中呈现出多元形态,既包括明清时期的蒸青团茶传统,也涵盖近现代的蒸青绿茶创新,更在非遗技艺中延续至今。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部署,切实解决滇西群众“看病难、看名医更难”的问题,6月21日,大理州人民医院(云南省滇西中心医院)凤仪院区将举办大型公益义诊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广州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历经 14 年浴血奋战,见证了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的历史铁律。这场胜利终结了近代中国屡遭列强欺凌的屈辱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树起一座用 3500 万军民伤亡铸就的精神丰碑。
这次活动由八支队政委陈家震的女儿陈爱葵牵头组织,参加者有八支队副司令张天祥的长子张昆、八支队组织科科长王德彬的长子杨红铎、八支队湘沅武工队指导员昆生的女儿昆红梅、边纵三支队政委许南波的女儿许玫、八支队史爱好者刘韧等。
6月5号上午,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负责人带队做客《西双版纳热线》直播节目,围绕 “传承傣医药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推进傣医药学院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就学院目前的建设发展情况、招生和就业工作、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科研与创新成果等内容,与广大听众交
5月27日,忙畔街道联合区科协、“爱心妈妈”团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会及社会爱心企业,在岔河完小举办“童心向阳 共筑未来”庆六一关爱儿童公益活动,为孩子们送上节日惊喜。
当毕业论文的答辩声还在教学楼回荡,一群年轻人已将目光投向了更辽阔的军营。近日,临翔区人武部携“热血邀请函”走进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毕业季的人流中点亮“参军报国”的灯塔,为2025 年下半年征兵工作拉开充满青春力量的序幕。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团委和教师教育学院于5月17日至19日联合新余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悦音声美志愿服务团”共同开展迎师范专业认证大练兵暨“悦音声美云南行言语美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活动创新采用“专业认证+语言美育+文化传播”三维联动模式,将言语美育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团委和教师教育学院于5月17日至19日联合新余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悦音声美志愿服务团”共同开展迎师范专业认证大练兵暨“悦音声美云南行言语美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活动创新采用“专业认证+语言美育+文化传播”三维联动模式,将言语美育与
郑坡(1902—1973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丰岭岙村,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后创办大华农场。抗日战争时期,他重返军营,任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总指挥,率部参加了滇西大反攻。抗战胜利后,他以病请辞,拒绝赴台,重操农场旧业,直至在上海病逝。
郑坡(1902—1973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丰岭岙村,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后创办大华农场。抗日战争时期,他重返军营,任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总指挥,率部参加了滇西大反攻。抗战胜利后,他以病请辞,拒绝赴台,重操农场旧业,直至在上海病逝。
怒江河谷中的保山潞江坝,光照充足,终年无霜,是全国少有的几个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之一,为芒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芒果种植能手赵辉宏,几年前将百亩果园全面升级为新品种,高品质种植对土壤肥力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