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痕深处见青山
桌角那封家书已经泛潮,祖父的钢笔水洇开了弹孔边缘,像朵褪色的梅花。指腹摩挲过纸面粗粝的破损,忽然触到几粒微尘——是台儿庄的沙,还是去年扫墓时沾的土?复习灯的光圈拢着南京城墙的黑白照片,那道裂痕蜿蜒如河,倒映在我笔下的作文格里。
桌角那封家书已经泛潮,祖父的钢笔水洇开了弹孔边缘,像朵褪色的梅花。指腹摩挲过纸面粗粝的破损,忽然触到几粒微尘——是台儿庄的沙,还是去年扫墓时沾的土?复习灯的光圈拢着南京城墙的黑白照片,那道裂痕蜿蜒如河,倒映在我笔下的作文格里。
考场钟声初歇,少年笔锋犹温。当“华夏永生光”五字自万千喉间奔涌而出,声浪如黄钟大吕撞破时空——卢沟桥畔未冷的烽烟、台儿庄上未愈的弹孔、南京城墙未褪的血痕,皆在此刻凝成笔尖一滴墨,落纸惊雷,山河回响。
打开地图看中国古城,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北京的紫禁城和西安的古城墙。但你知道吗?在明朝时期,南京古城的面积达到惊人的230平方公里,超过了北京古城和西安古城的总和!这个数字是否颠覆了你的认知?
北宋汝窑烧制的天青釉,千年后仍被奉为瓷器巅峰。匠人秘方中有一味神秘玛瑙石,至今无人破解。真正的珍宝,都懂得将光芒敛入釉色。
有的人前半生没有存款,所赚的钱也只够温饱,但是人家偏偏赶上拆迁,一夜之间,有了房子收租,有了存款。人家还是该干啥干啥,但这已经是有些人一辈子奋斗的终点所不及了。
现在年轻人刷短视频时划过的短短几秒,却是当年3500万军民用血肉筑起的长城。咱们今天该用怎样的姿态来迎接这个特殊日子?是让歼-20战机呼啸过天安门广场,还是给全国人民按下"暂停键"集体缅怀?这事儿在网上已经炸开了锅!
1864年7月19日,一声巨响撕裂了长江的晨雾,南京城墙轰然崩塌。这座被太平天国命名为“天京”的江南古城,在历经长达十一年的血火洗礼后,最终以最为惨烈的方式走向了命运的终结。曾国藩麾下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中写下“人间地狱”四字,这四个字犹如一枚染血的楔子
5月18日(周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从特色展览到趣味体验,从古风舞会到博物馆奇妙夜,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省文博场馆推出近千场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活动,以多元姿态链接过去与未来。本期“江苏文旅头条”特别梳理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及 13 个设区市的特色文博活动 ,每一项都亮点十足。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网红”博物馆、“网红”文物频频涌现,文博场馆“地标效应”凸显,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的新名片,催生出了“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的“文博游”浪潮。随着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的即将到来,“文博游”热度再度攀升,进一步点燃了大家对博物馆及文物文化
为留学生颁发“国际体验官”证书,发布《南京博物馆教育资源项目库》100个项目……5月15日晚,“在博物馆里遇见‘宁’”——南京市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城墙博物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