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高级指挥员,若不牺牲,在55年该授什么衔?
那年他四十刚出头,穿着旧军装,坐在一辆没装防雷底盘的车上,脑子里惦记的不是命,是炮位怎么布、火力怎么压。
那年他四十刚出头,穿着旧军装,坐在一辆没装防雷底盘的车上,脑子里惦记的不是命,是炮位怎么布、火力怎么压。
银河家史昨天接到北京长青园小区张大爷儿子的电话,他想给父亲写一本回忆录。张大爷父亲今年已经85岁,年轻时从江苏参加人民解放军,参加了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最后留在了北京工作。他想要为自己写一本回忆录,来世间经历一回有个纪念,同时为后代缅怀先祖留下家史。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一份包含43名战犯的名单,其中卫立煌排在第28位。当卫立煌的秘书通过广播得知这一消息时,愤怒的情绪瞬间爆发:“亏你还曾帮过他们,结果他们竟然把你列为战犯,真是忘恩负义!”然而,卫立煌听后并没有回应愤怒,而是淡然一笑,说道:“
谢士炎出身军人世家,伯父谢绍安官至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15岁考入黄埔军校工兵科,后入中央陆军大学深造,成为蒋介石“黄浙陆一”嫡系中的“陆”字系精英。抗战烽火中,他率一个团击溃日军旅团,歼敌2000余人,创下“一个团歼灭一个旅团”的战场奇迹。第三战区司
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争,标志着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战争期间,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这三大战役不仅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水平,更体现了指挥官们的英明决策和高超指挥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内局势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平静。1948年的秋天,中国大地上的枪炮声越发密集。这种场景谁看了不觉得压抑?!此时的国民党,人数上依然占据优势,和共产党这边的人数比例大致能拉到31多,据《解放战争史料集成》记载,彼时国民党有约432万军力,而共产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长河,它承载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蕴含着无数的智慧与教训。从古老的文明起源,到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一段历史都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着人类在不同时期的生活风貌、政治制度、文化成就和科技进步。今天,就让我们通过50道精心挑选的历史选择题,一起穿
历史 知识储备 辽沈战役 郑成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025-05-19 05:24 5
1948年9月12日,三大战役的首战“辽沈战役”拉开序幕,东北野战军只用52天就解放全东北,歼灭国民党军队总计47.2万人,战绩卓越,这样的大胜,各个纵队都打的不错,唯独段苏权的八纵,不光被东北司令部批评,更是被毛主席点名批评,导致段苏权调离一线。
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解放战争时期一场堪称“国运之战”的经典战役——辽沈战役。这场发生在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的战略大决战,历时52天,不仅解放了东北全境,更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1]。当我们把历史镜头拉近,会发现
1965年春,北京协和医院的特护病房里,54岁的开国上将刘亚楼艰难地握住妻子的手。肝癌晚期的剧痛让他声音颤抖,却仍坚持说完人生最后的嘱托:“替我找到妈妈在苏联的亲人……”病床旁,37岁的翟云英早已泪流满面。十八年前,这位中俄混血姑娘在哈尔滨嫁给了大自己18岁的
这个50多岁的男人,在村里打了二十多年铁,从未说过一个字。村民们只当他是个天生的哑巴,偶尔比划着手势换些粮食。
在科瓦廖夫同志和其他苏联同志的帮助下,满洲的铁路交通基本恢复。日前科廖瓦夫同志和中国同志制订了整个中国北部铁路,即长江以北3000多公里的铁路,1949年的修复计划。
东北这块地方,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都盯得很紧,东北土地广阔,资源丰富,紧靠苏联和朝鲜作为外援,且有小鬼子留下的经济基础,而且国军在此几乎没有根基,所以抢占东北对我军来说相当的重要,相当于有了最巩固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