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郭汝瑰到北京找张震帮忙,话说一半被打断:别说了我支持你
郭汝瑰的故事其实挺直接的。放在今天,再怎么看也不会觉得陌生,倒显得那种舍命奔赴、百转千回的心路历程更有点意思。1907年,四川一个快要没落的书香门第,老郭降生了。祖上出过才子,父亲考中过举人,赶上清末,这些光环也没留下什么实利,满打满算,就是庙堂上多几声感叹。
郭汝瑰的故事其实挺直接的。放在今天,再怎么看也不会觉得陌生,倒显得那种舍命奔赴、百转千回的心路历程更有点意思。1907年,四川一个快要没落的书香门第,老郭降生了。祖上出过才子,父亲考中过举人,赶上清末,这些光环也没留下什么实利,满打满算,就是庙堂上多几声感叹。
1959年12月4日,原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主任宋希濂作为第一批获得特赦人员,和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芨、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一同从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走出。沈醉觉得宋希濂第一批被特赦是理所当然的,他表示:“杜聿明和宋希濂对待工作和学习认
一间书房里,八旬高龄的郭汝瑰将军正对着泛黄的作战地图出神。当他听闻正在热播的某谍战剧时,不禁莞尔:"我们当年的斗争,比电视剧惊险百倍。"作为中共潜伏在国民党最高层的"红色谍王",他曾在国防部次长办公室签发过改变淮海战役走向的绝密文件,却在晚年坦言:"国军阵营里
1981年5月7日,北京医院的病房里,77岁的杜聿明躺在病床上,气息微弱。他的手紧紧抓住前来看望的郭汝瑰,眼神中充满了急切和不甘:“汝瑰,我最后再问你一次,你当年究竟是不是共产党?”
2017年谍战剧《风筝》的上映,在国内刮起一阵收视狂潮,军统六哥郑耀先用他的视角揭开了国共时期,我党隐蔽战线英勇斗争的一角。
你知道吗?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竟被两个互不知身份的“间谍”搅局到天翻地覆!他们一个是国防部第三厅厅长,一个是国防部次长,表面上是顾祝同的心腹爱将,实则都是中共地下党。可他们彼此却将对方视为头号威胁,甚至多次向蒋介石检举“对方是共谍”……这场荒诞的“双谍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