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慕明院士:社会需要科学家 更需要广大科学公民
5月17日,2025上海科技节开幕式后的第四届科技传播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提到“科学公民”的概念,即具有相当科学素养、以科学态度从事各行各业的公民。
5月17日,2025上海科技节开幕式后的第四届科技传播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提到“科学公民”的概念,即具有相当科学素养、以科学态度从事各行各业的公民。
当AI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度越高,它就越需要被人理解,也越需要理解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一过程中,科技传播也变得更加重要,它早已不是单纯的传递科学知识,而是为知识和技术赋能,甚至重塑创新。
17日开幕的2025年上海科技节“第四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在主旨演讲中分享说,从他个人来看,未来数十年不会是AI取代人,而是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AI的人。
纵观历年科技节,我们看到院士专家和科研人员带着他们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亮相,宛若明星一般走过红毯。今年我们甚至看到人形机器人走上红毯,还能打一套太极,红毯本身也在AI和XR技术的赋能下变得愈发炫目。
5月17日,在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阐述了对AI时代职业变迁的看法。
2025上海科技节17日揭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作主旨报告时表示,在未来数十年,将不是「AI取代人」,而是「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AI的人」。
5月17日,2025上海科技节启幕。当天上午举办的第四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作主旨报告时表示,在未来数十年,将不是“AI取代人”,而是“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AI的人”。
2025年上海科技节于5月17日上午在张江科学会堂盛大启幕,每年的科学红毯都是上海科技节备受瞩目的焦点环节。本届科技节全新设置了基础研究先行区、十大科学进展、PCST组合、国际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等13组组合和板块,邀请来自全球的科研工作者和科技传播者走上科学红
红毯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技节 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 2025-05-17 10:43 2
5月7日, 由长沙市春雷公益促进会组织的2024年“乡村种子教师奖”复审评选工作在上海落幕,由蒲慕明院士等7位评委对候选教师进行了集中复审,最终产生了20名扎根乡村、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一线优秀种子教师,为“乡村种子奖励基金”评选活动划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