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

【红色文化】延安的窑洞‖管恒庆

在杨家岭,毛主席住的是两间窑洞,室内陈设朴素简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里间是寝室,有一张木床,一个立柜,两个木质帆布沙发,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竹制水瓶,一个茶壶,两三只喝茶的碗(连个像样的茶杯也没有);外间是办公室,有一个旧书架,一张作为办公用的旧方桌,一个洗脸

延安 窑洞 恒庆 杨家岭 蓬州 2025-06-25 14:28  4

我的父亲不年轻 作者:康灵变

父亲爱喝酒,乏了困了喝,平时炒熟了菜喝,过节当然也不例外。一碗土豆丝、一把韭菜、一块豆腐都可以下酒。“猴鬼们,难得过节,过来尝尝酒……”筷子头蘸了酒,父亲举着,给孩子们逐一品尝。“给孩们喝酒,也不怕坏了脑子……”母亲埋怨。“抿一点,就一点……”父亲解释。“不好

年轻 自留地 窑洞 柴禾 灵变 2025-06-12 09:31  5

美记者斯特朗:窑洞中的共产党人,是我见过最饥饿又最充实的群体

1937至1947年间,在日军炮火与国民党封锁的双重绞杀下,陕北窑洞如同淬火的熔炉:一群身着补丁衣、脚蹬草鞋的革命者,在烟熏火燎的土窑中,用油灯照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程,将政党灵魂锻造成刺破黑暗的精神之刃。让“延安的窑洞里,不仅走出了打败日寇的队伍,更锻

记者 窑洞 斯特朗 窑洞里 共产党人 2025-06-09 17:49  4

【智慧党建】窑洞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创新队伍(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我有‘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之母,寓教于无声,使我懂得既要自立自强又要助人为乐;另一位‘母亲’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重温小麦重大病害防控科研创新团队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岐的肺腑之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

实验室 党建 窑洞 康振生 李振岐 2025-05-21 10:49  5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穿越炮火硝烟的红色电波,来自窑洞中的旧电台

“嗒嗒”作响的电报机、人工转接的“摇把子”电话、“巨无霸”造型的“大哥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互联网服务器……这些通信设备起始于战火硝烟,见证着红色电波响彻民族解放的万里长空,也见证着我国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电信事业不断发展演进,它们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珍贵记忆

电台 海报 文物 窑洞 电波 2025-05-19 13:3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