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72到叙利亚战场:中国PF89火箭筒如何逆袭成“单兵铁拳”?
反坦克武器,一直是我军装备的重点。1980年代,随着苏联T-72、美国M1等坦克采用复合装甲(等效180mm/68°均质装甲),当时我国现有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很难击穿对方,于是在1984年,新型单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研制工作启动,之后历经五年的努力,终于在1989
反坦克武器,一直是我军装备的重点。1980年代,随着苏联T-72、美国M1等坦克采用复合装甲(等效180mm/68°均质装甲),当时我国现有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很难击穿对方,于是在1984年,新型单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研制工作启动,之后历经五年的努力,终于在1989
1950年11月2日的深夜,朝鲜坪峒地区的山间一片寂静。志愿军第40军第9连的战士们屏住呼吸,悄悄向美军阵地摸去。谁也没想到,这次普通的夜袭行动,不仅让志愿军大获全胜,更意外缴获了两件改变战局的神秘武器。当这两件武器被送到首长面前时,首长只看了一眼就拍案而起:
在现代战争的舞台上,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有一款武器却历经60多年的战火洗礼,依然活跃在全球各地的战场上,它就是RPG-7火箭筒。这款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武器,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军事领域中长盛不衰?
PF89系列单兵火箭筒,作为一款一次性使用的便携式反坦克火箭发射系统,自1984年开启研制征程,1989年完成设计定型,1993年实现生产定型,并随即开启批量装备我军部队的历程。其首个型号被正式命名为“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代号“PF89-80-1”,在
汉语跟别的语言有一大区别,就是有量词,且特别的丰富。对比一下: